经济责任审计方案【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经济责任审计方案【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文【第一篇】

一、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是前提

取得当地党委、政府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推动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不仅能够促使被审计单位及对象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同时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树立工作的权威。在工作中,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方法,让党委政府领导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熟悉经济责任审计,进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首先是要加强审计宣传,通过定期的汇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领导编发经济责任审计要情通报,利用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经济责任审计知识列为各级新任领导干部培训必修内容等,增进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是要健全制度机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审计要情通报制度等,要采取强有力地工作措施保证领导小组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切实取得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第三是要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在审计重点、审计内容的把握上要切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干部管理工作的实际,要着力揭露和处理群众关注,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领导交办的审计事项要审深审透,认真分析。要以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卓有成效的工作效果赢得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支持。

二、提高审计质量是核心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对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尤为重要,是衡量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败的核心环节。当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属探索阶段向深化发展阶段转变的时期,各地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尚无一整套成熟规范的审计质量控制方法体系,所以应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探索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应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创新,抓好三个工作重点。即:突出推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这个中心,逐步减少离任审计项目,按照科学分类,计划管理的原则,使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现工作常态化,合理避免工作任务集中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实现两个创新即一是实现制度创新,应结合当地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着重从规范程序,深化内容,加强结果利用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一并审计的工作模式,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制度上不断规范审计行为;二是实现工作技术方法的创新,要在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能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其他审计项目的结合,与AO审计的结合,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引用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充分利用各种审计信息和审计结果,合理整合审计资源,不断增强审计的深度。抓好三个工作重点即一是抓好深化审计内容这个工作重点,结合当地和具体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作侧重点,在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规范审计内容的前提下,不断细化审计的内容,在审计工作中更加明确,更易把握;二是抓好审计评价这个工作重点,坚持审计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在评价中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事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杜绝千人一面,空洞无物的审计评价,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当地干部监督管理需要,切合审计工作发展实际的审计评价体系,不局限于规定的要求,不死搬硬套外地经验,不过分依赖各种量化指标;三是抓好防范审计风险这个工作重点,抓好各个工作环节审计风险点控制。审计前要通过走访,听取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意见、查阅历史资料等及时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合理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审计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核查、座谈、调查、分析等方法,不局限于审计财务资料,对单位的经济合同、工作总结、目标责任考核资料、收发文簿、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等都要关注,不放过一个疑点,不留一个工作死角;在工作中要推行审计质量追究制,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打造审计项目精品。

三、审计队伍建设是基础

经济责任审计同其他审计业务相比,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技能,同时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高超的沟通协调技巧,敏锐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等。针对基层审计机关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人员编制少、人员流动慢、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从审人员素质应遵循以提高现有人员素质为基础,以打造复合型、全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业务培训两手抓的思路。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突出文明审计理念为重点,从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能方面对审计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强化制度约束;二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审计业务技能培训,内容上不局限于财务经济类,可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特点,适当安排如工程造价类、计算机知识、行政法规类等,拓宽审计人员视野,打造复合型人才;形式上采取中长期函授与短期脱产培训相结合,系统学习与针对性提高相结合,以审代训和交流经验相结合的办法;措施上可制定出要求干部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参加各类学习的制度和相关激励政策,对表现优秀人员从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两方面给予优待;三是加强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如读书、演讲、辩论、主题征文等,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四是要从文化生活上关心审计干部,经常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加强心理疏导,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消除职业疲劳,努力改善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营造和谐文明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加强审计结果利用是关键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范文【第二篇】

一、审查学校科学发展情况

审查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内提出的重大改革发展思路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争取的重大专项资金等,分析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学校总体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由被审计领导干部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审计组通过检查有关资料、询问了解情况等方式进行核实。

(一)重大改革发展

被审计者任期内推出的重大改革发展措施,并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正面影响,进而取得突破性成绩,如在国家、省级综合性评估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获得全国性、省级重大奖励,在与教学科研有关的某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等。

(二)重大建设项目

被审计者任期内建设项目情况,重点检查建设用地是否按批准的数量征用,土地征用是否符合审批的规划要求,以及征地拆迁费用的支出是否合规。

(三)重大专项资金投入

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学校新增的专项资金情况。主要检查各种资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是否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检查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有无未经批准相互挤占的问题。

二、审查权力运行公开化情况

从会议纪要和记录入手,审查各项财务资料,并询问相关人员,分析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决策内容的合法性和决策执行及执行的效果等。

(一)决策程序规范性

是否健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校务公开制度;财务预算、工程建设、重大采购、对外投融资及合作、资产处置、涉及教职工利益等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是否都通过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程序,是否都有会议记录。

(二)决策内容合法性。决策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

(三)决策执行及效果

决策是否得到认真执行;执行决策后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否存在因决策不善影响资金使用效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况。

三、审查资源配置市场化情况

审查评价学校资产管理、基建项目管理、下属单位管理、执行政府采购过程中资源配置市场化原则执行情况等。

(一)资产管理

1.资产入账完整性。资产是否全部入账,有无账外资产,如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有无入账;

2.资产日常管理。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定期盘点,账账、账实是否相符,领用是否规范;资产有无因管理不严造成损坏、偷盗等损失情况等;

3.资产使用、处置规范性。资产出租、对外投资和担保是否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二)基本建设管理

1.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非法集资,建设资金有无被转移、侵占或挪用的,有无超标准、超概算情况,是否按规定预留工程价款;

2.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是否存在项目未按规定招投标、未按照招投标文件的条款签订合同或协议;

3.基本建设过程中各种程序履行情况。有无履行各种审批程序,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擅自改变建设内容情况,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是否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和工程决算,并结转固定资产。

(三)下属单位管理

1.下属单位经济活动合法性。下属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经济活动;

2.下属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下属单位的经营效益情况,是否存在严重亏损;

3.下属单位的监管情况。是否建立对下属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与下属单位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将有关资金转移到下属单位或以各种名目违规在下属单位列支费用现象。

(四)政府采购政策执行

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总体情况,应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是否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限额以上自行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招投标。

四、审查学校操作行为规范化情况

检查学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性、内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性,重点关注科研经费、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审查评价资金管理政策、收费政策、助学政策等执行情况。

(一)内部管理规范化

1.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内部分工与牵制、现金管理、票据管理、预算管理、收费管理、采购管理、招投标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对下属单位管理考核、内部审计监督等主要财务管理、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

2.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各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执行制度后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否存在因不严格执行制度而造成损失浪费的。

(二)预算管理规范化

1. 预算编制总体情况。有无编制赤字预算;预算项目是否完整、真实、细化,各项收入是否纳入预算管理并在法律规定账户核算,有无隐瞒收入、设立账外账的情况;

2.预算执行总体情况。各项支出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有无超预算、超标准现象;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问题;有无在下属单位列支费用行为。

(三)资金管理政策执行

资金管理政策执行总体情况,是否存在公款私存、违规集资、违规担保、小金库等问题。

(四)收费政策执行

收费政策执行总体情况,是否按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收费,有无自定项目、超范围超标准收费;所使用的收费票据是否合法、合规。

(五)勤工助学政策执行

勤工助学政策执行总体情况,助学经费是否按规定标准提取;奖助学金的发放是否及时、足额、规范,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现象,或结余较大。

(六)科研经费管理使用

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总体情况,科研收入真实性;科研支出是否与项目有关,有无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劳务费发放及缴税合规性;结题项目有无及时结账。

(七)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专项经费使用总体情况:是否专款专用,有无存在虚列支出、挤占挪用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有无损失浪费。

(八)其他法规政策执行

除上述列举事项外,其他财经法规政策执行情况。

(九)内审监督制度执行

1.内审机构建立。内审机构的建立和内审人员配备情况;

2.内审机构工作业绩。内审工作是否有规划、有计划、正常地开展;在经济责任审计、下属单位考核、基本建设项目等内部重要经济事项中发挥的作用如何。

五、审查高校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

通过听取学校其他校领导和中层领导意见,审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结合了解学校整体廉政建设情况,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

(一)个人廉洁从业情况

1.领导利用职权行为。领导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和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违反决策程序直接干预重大经济事项,是否在收入分配、经费开支、资产使用等方面未遵守有关规定。移送司法处理或已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另行处理;

2.领导个人行为。领导是否存在一些与职务无关、但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如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二)所在学校廉政建设情况

1. 所在学校干部、职工廉洁从业情况。所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有无因与职务有关的廉政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中层干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有无因廉政问题被查处的;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文【第三篇】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与其他类型的审计,它更加注重责任的履行,且传统的审计是对事不对人,而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对事还要对人,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量不断加大,一方面追加的审计项目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审计数量,而与之不相符的是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有限,人员少、任务量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之审计创新力度不够,审计效率很难提升。

一方面由于审计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经济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成员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未能实现共享;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的问题揭示和反映,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方面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不足,评价不到位,致使审计成果的无法有效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方案范文【第四篇】

一、严格审计结果的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管理,是指审计结果报告形成后的报送、存档、宣传及保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同于—般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它不仅与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紧密相关,而且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等工作协调紧密相关,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多方面的关系,影响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严格控制审计结果抄送面。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同时,抄送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有关部门。这是—个总体要求,但具体到某—个项目,抄送范围不能—概而定,应根据审计结果的具体情况及干部管理权限来确定。如审计结果不涉及对审计对象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的就不必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如属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也就没有必要抄送人事部门,属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也没有必要抄送组织部门。

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只需抄送企业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审计结果抄送面,是为了防止审计结果被随意处置,造成审计结果被无意识扩散,以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二)重要的审计结果要作为密件管理。如审计结果涉及到被审计人员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审计提交结果报告后,还需移交纪检监察、司法部门进一步立案侦案的,应按结果内容划分密级,按密件的要求进行传送管理。这样做一是防止泄密后给案件的查处工作带来难度;二是防止涉案人员对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三)建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存档规范。经济任审计结果存档不仅仅是审计部门一家的事,凡暂行规定中已提到的干部管理和监督部门,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存档规范。具体来说,审计部门今后应设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库。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组应及时将审计取证资料、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利用情况一并归集形成审计案卷,移送档案库保管。政府是审计结果的主送机关,应指定专人或专门的机构接收审计部门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并进行登记传送保管,到期按规定进行销毁。组织人事部门应指定专人将审计结果及时归入干部个人档案,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审计结果及时归入干部廉政档案。

二、用好用活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运用。为切实防止“就审计论审计,审计结果运用不落实”的弊端出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制度。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规范。因为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审计结果的多样化,很难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各地可结合实际,对个各部门(包括审计部门本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不同审计结果的运用方式、运用要求、运用责位、运用考核办法、运用反馈方式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各部门自觉按规范处理审计结果,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规范执行情况定期组织检查通报,保证审计结果运用落到实处。

(二)区别对待,用活结果对审计结果的运用要讲究方法,区别对持,慎重确定使用方式。对肯定性的审计结果,审计部门应适当给予宣传,组织人事部门应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对问题性的审计结果,按问题性质区别对待。对只涉及—般性问题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出面找被审计人谈话教育,打招呼,防止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对问题较多但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先由审计部门按照财经法规规定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给予处理处罚,然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对被审计人谈话诫勉,诫勉期限为一年,凡诫勉对象每年跟踪审计一次,经两次审计仍没有改进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对被审计人宣布就地免职,并且规定在五年内不得担任相同性质、相同等级的职务。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城有经济责任问题的,先由审计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然后由组织部门对被审计人职务进行降免。对严重违法违纪的,审计部门按规定进行审计结果公布,纪检机关和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对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该给予刑事处分的给予刑事处分,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

(三)将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任职公示制度的内容之一。目前,在干部监督管理上,除了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外,还要求实行任前公示制度。如果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之一,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任职公示制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干部监督与管理方面必将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公示制度,让群众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拟任用的干部,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和效果,使两项制度同时得到完善。

(四)建立干部任用失察制度。为了防止出现审计结果与组织人部门的任用意见不一致,任用干部出现偏差的情况,应建立干部任用失察制度,出现任用干部偏差的应首先追究任命机关的责任,凡任用机关有意违背先审计,后任命的规定,不采用审计结果,乱用干部任职权的要严肃追究任命机关有关人员的责任,严重的除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外,还应追究刑事责任。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管理及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正确认识审计结果利用问题,对审计结果运用的要求不要过高,一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利用审计手段从财务角度认定的经济责任,而不是领导干部的全部经济责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所以,两个暂行规定只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任免、调任、辞职等的参考依据。二则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任免上有本部门的工作原则和统筹考虑,所以审计结果不可能在任何一名干部任兔问题上都起到特别的作用,要客观地看待和认识这个问题。但审计结果反映,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考虑审计结果,对组毁织人事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情况审计部门应予观注,并加大宣传。如组织人事部门不考虑,审计部门可以采取适当的形式向上反映。

38 979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