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试题
高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Ag 108 Ba 137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单层蜂窝状结构的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多层同轴圆管,尺寸为纳米量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有机化合物B.石墨烯能导电,是电解质 
    C.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D.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是同素异形体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原理不正确的是( ) 
    A.制氧气: 
    B.制: 
    C.制粗硅: 
    D.制氯气: 
    3.科学家第一次让18个碳原子连成环,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 
    B.的摩尔质量为 
    C.转化为过程中反应生成 
    D.同温同压下,质量相等的和所占的体积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5题: 
    N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空气中的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自然界通过根瘤菌固氮和雷电固氮两种形式,将氮元素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有研究表明,被土堆胶体吸附后,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更易被植物吸收的。 
    4.下列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5.土壤中的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后,土壤中的进一步将氧化为。在氧气较少的环境下,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反应,使氮以形式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氧化为的过程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在反硝化过程中,土壤降低 
    C.与反应时,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D.适当疏松土壤,有利于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铁粉易被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氯化剂 
    B.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织物增白 
    C.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D.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莫基人之一,他将“合成氨”工艺和“氨碱法”联合起来,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氨碱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联合制碱法”在“氨碱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母液的进一步综合利用将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了98%,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能获得几乎等质量的,满足了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 
    7.下列有关实验室模拟“氨碱法”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正确的是( ) 
    A.制取B.制取C.净化D.制取 
    8.“联合制碱法”通过向“母液”中先通入氨气,将转化为,再加入细粉的方式获得晶体,从而提高了母液的利用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母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 
    B.向母液中通入时发生的反应: 
    C.向母液中加入细粉时发生的反应: 
    D.将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获得更多的晶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 
    将黄铜矿(其中为价、为价)在沸腾炉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在催化作用下可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可进一步吸收转化为。 
    9.焙烧黄铜矿的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B.仅作氧化剂 
    C.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转移 
    10.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稀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新鲜的花瓣中 
    花瓣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未变质 
    C 
    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D 
    将少量溶液滴到Cu片表面,片刻后用蒸馏水冲洗 
    溶液显蓝色 
    氧化性: 
    1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氧化铬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流程如图-1。与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 
    图-1 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熔融”时,当气泡不再逸出时,可判断反应已进行完全 
    B.“浸取”时,可通过搅拌或适当加热提高的浸取率 
    C.“酸化”时,发生离子反应为 
    D.“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3.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实验 
    操作过程 
    实验结果 
    步骤1 
    称取样品,配制成溶液A。 
    步骤2 
    量取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 
    得到白色固体 
    步骤3 
    量取溶液A,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消耗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可用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溶液配制 
    B.“步骤2”中,测得溶液A中 
    C.“步骤3”中,溶液A与酸性溶液反应时,作还原剂 
    D.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组成为 
    非选择题 
    14.(16分)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可作为补血剂。利用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还有一定量的)可用于制备,其流程如下: 
    (1)“酸溶”时,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 
    (2)下列是配制硫酸的实验步骤,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计算; 
    ②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______,并冷却至室温; 
    ③将冷却后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摇匀; 
    ⑤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处; 
    ⑥______; 
    ⑦上下颠倒摇匀后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3)简述验证“还原”完全的实验方案:______。 
    (4)“沉淀”时加入溶液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5)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可制得高纯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15分)碱式氯化铝可看作是和之间一系列中间物质所形成的聚合物。 
    (1)一种常温下制备碱式氯化铝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沉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碱式氯化铝可用作除氟剂。其除氟原理一般认为是,被碱式氯化铝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多种带有较高正电荷数的离子(等)吸附并沉淀。其中m、n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除氟效果。碱式氯化铝除氟效率和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碱式氯化铝的最佳除氟为______,若过大,则去氟率急剧下降是因为______。 
    (3)通过测定某碱式氯化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m与n的比值,测定方法如下: 
    ①取适量碱式氯化铝溶液分成两等份; 
    ②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过量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 
    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球性溶液,反应完全后,再用溶液与剩余的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是一种能与金属离子反应的物质,且与、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 
    计算中的值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6.(15分)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抗氧化剂,易吸潮变质且受热易分解。实验室中可通过的过饱和溶液经冷却结晶制得。 
    实验Ⅰ.焦亚硫酸钠的制备 
    题16图-1 题16图-2 
    (1)实验室制备少量的装置如题16图-1所示。 
    ①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②制取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的反应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变化分布如题16图-2所示。请补充完整制取固体的实验步骤: 
    打开磁力搅拌器,将装有过饱和溶液的锥形瓶至于40℃水浴中,向锥形瓶中持续通入至______时,停止通入气体。将溶液冷却结晶,过滤,用饱和溶液洗涤固体,______得到固体。 
    实验Ⅱ.焦亚硫酸钠的测定 
    (3)长期放置的固体会部分变质为。 
    ①固体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请设计检验样品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案:______。(已知、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的产物相同) 
    17.(15分)消除氮氧化物尾气和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 
    (1)氧化吸收法 
    酸性条件下,加入溶液可以氧化、和等生成和。其他条件一定,转化为的转化率随水体溶液初始的变化如题17图-1所示。 
    题17图-1 题17图-2 
    ①在酸性水体中,加入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水体溶液初始越小,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 
    ③酸性复合吸收剂可有效去除。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NO去除率的影响如题17图-2。温度高于60℃后,NO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催化还原法 
    ①在的催化条件下,使用作为还原剂,可将水中的转化为。该反应机理分为三步,如题17图-3所示:第一步:在表面被还原为,被氧化为;第二步:从表面迁移至W的表面;第三步:在W表面吸附并解离为活性氢原子,______。(补充完整该步反应机理) 
    题17图-3题17图-4 
    ②若改用作为还原硝酸盐过程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与相似。但还原过程中检测到三种含氮化合物微粒,其浓度变化如题17图-4所示,在~过程中,硝酸根部分转化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高一化学寒假1答案 
    1 
    2 
    3 
    4 
    5 
    6 
    7 
    D 
    B 
    D 
    B 
    C 
    A 
    D 
    8 
    9 
    10 
    11 
    12 
    13 
    D 
    B 
    C 
    D 
    C 
    D 
    14.(1) 
    (2)将其缓慢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3)取少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1到2滴溶液,若不变红,则还原完全(3分) 
    (4)使沉淀完全 
    (5)(3分)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5.(1)① 
    ②(3分) 
    (2) 
    pH过大会改变碱式氯化铝的组成(m、n的值),使得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偏少从而影响的吸附与沉淀(3分) 
    (5分)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6.(1)①防止倒吸②(3分) 
    (2)值约为4低温干燥 
    (3)①(3分) 
    ②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变质。(3分) 
    降标注外,其余种空2分,其15分 
    17.(1)① 
    或 
    ②溶液pH越小,氧化能力越强,所以转化率越高 
    ③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溶解度降低,导致去除率下降 
    (2)①将还原为,同时将还原为,自身转化为W,实现和W的催化循环。 
    ②比的还原性(活性)更强,能将少量的还原为 
    每空3分,其15分 
 
1 / 10
上一篇:实用二十岁的我样例汇总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