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书记典型事迹【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乡村振兴书记典型事迹【第一篇】

走进____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墨画般的美丽景象。道路干净、平坦,两侧一排排黑瓦白墙的村舍错落有致,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过去的____村道路坑坑洼洼,路边成堆的生活垃圾,村书记来了后带着我们做了很多实事。现在我们住着带花园的两层小楼,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正在打理自家庭院的____村村民____一脸幸福地说。

村民口中的村书记,就是____镇____村党总支书记____,他扎根基层十二年,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在他的带领下,____村先后获得“____省文明村”、“____省卫生村”、“五星级村(社区)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____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开展“党建+”乡村振兴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20__年以来,____村探索建立村级网格、片区网格、微网格“三张网”,党员村干部全部下沉到网格中,一线解决民生问题,推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效解决了居民矛盾,全面打造文明新村、精致____。

乡村环境治理要“一竿见底”,关键靠基层党组织。为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___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依托“花开____”小程序反馈上报功能,构建长效保洁机制。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建设党建广场、活动中心、健身步道等休闲娱乐场所,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舒心。

____以“党建+公司+村民”的发展模式,投入10万元注册成立____劳务公司。通过组织牵头、党员带动,组织闲散劳动力加入公司。按照同等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价格的经营理念,与华东花木大世界、红方花木、俄勒冈苗木等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合同,提供装卸、种植、零工等多工种服务,既解决了近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0万元,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把____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____以“红色帮办”党建品牌为动力引擎,创新成立“强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以物业管理规范化、特色经营品牌化、劳务服务优质化三大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腾飞。

乡村振兴书记典型事迹【第二篇】

____,女,汉族,1970年12月出生,20__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____乡____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____同志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领头雁”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抓产业、抓发展、抓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连续三年村级目标考核位列全乡前列,先后获得“____市文明村镇”“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吉事即办先进单位”等荣誉。

聚焦组织建设,打造坚固战斗堡垒。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____高标准开展基层党建“三化三争”主题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活动,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三务公开”等村级议事决策、管理监督制度。坚持严字当头,把全面从严从实贯彻到支部建设全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功能划分,实行村“两委”集中办公,带领村“两委”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转作风、强服务,深化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落实村级为民办事服务事项37项,提升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以选优培优抓人才建设,做好后备力量培养,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后备干部2名,近三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发展党员7人。

聚焦产业发展,打造富民强村引擎。

____同志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依托____村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高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入花卉苗木特色产业作为“绿色引擎”,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引领、企业和群众同参与同受益”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60余亩,企业投资500余万元,建立起以花卉苗木为主的产业基地,推动____村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为实现绿色产业、品牌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强化产业发展,实现抓产业促就作 文 吧业的“造血”成效,产业基地常年吸收30多名群众参与到花卉苗木种植经营营理,每年平均收入5万元以上,20__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7万余元。

聚焦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面对村内危旧土坯房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____同志迎难而上,带领村“两委”干部认真筹谋,同群众摆事实、讲道理、宣政策、解难题,把拆除危旧土坯房和空心村整治作为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80余万元,大力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改造中心广场600余平方,老房子立面改造5万平方,加宽进村主巷道3000余平方,排水沟约3000米,巧妙利用空地栽种花草树木,高标准打造香炉江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让原本杂乱老旧的村庄变身成“花园式”村庄。积极探索建立党员责任巷“党群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党员带头示范、群众广泛参与的形式,激发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村庄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聚焦乡村治理,打造文明和谐乡风。

为提高乡村治理效能,____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引导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着力打造三治融合共同体,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以打造“____百里平安走廊”为契机,高标准打造村级综治中心,建设法律服务站,设立一村一法官,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防诈禁毒宣传,____村义警队不定期配合派出所民警开展联合巡逻、联合调处矛盾纠纷,筑牢乡村治理基础保障。定期组织开展“四美”(最美好人、最美家庭、最洁庭院、最优党员)评选活动,设置乡村治理“红黑”榜,对评选出来的“四美”先进典型,在村组宣传栏进行公示,激励广大村民向先进典型为看齐,对评为“黑榜”的帮助及时纠正错误,引领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乡村振兴书记典型事迹【第三篇】

____,男,196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____市、____县两级人大代表,现任____县____镇____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履职期间,他不忘初心、为民服务,团结全村百姓,积极发展产业、改变村容村貌,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促进乡村振兴。____村先后荣获“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____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集体”等荣誉,个人先后获评“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优秀带头人”“____县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

聚焦党建引领,抓好基层治理。任职以来,____同志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加强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持续抓好各项基层治理工作。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以“五共”理念创新基层治理方式,通过村民代表会、屋场会、院子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研究确定了____村房屋改造、人居饮水等民生小微项目,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健全“一约四会”机制,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筑牢产业根基,带领百姓致富。____村是由原来三个小村合并后的新村,人口523户1681人。____同志担任____村书记后,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他亲自跑遍了____每个村民小组,征求村民对发展村级产业的意见建议。最终,参考部分村民的意见建议,结合____村独特的气候优势,提出把茶叶发展为村级主导产业的思路,在支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上一致通过。随后,____同志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____茶叶专业合作社,扩建____茶叶加工厂,注册“____云雾”茶叶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今,____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亩,产值达300万元,带动218户茶农户均增收4000元。此外,他大力推动还发展养牛、酿酒、金线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多方增收致富。

潜心研究村情,打造美丽乡村。多年来,为持续改善村容村貌,____同志认真落实市县工作要求。在扶贫易地搬迁工作中,积极动员居住在高山、交通极为不便的村民搬迁到位于环库路沿线的____塘垭子集中安置点,并将该安置点打造成为易地综合搬迁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与此同时,他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争资金20万元,带领群众新修村组公路12公里,有效解决了偏僻自然组的交通问题。积极争取资金新建蓄水池110个,铺设饮水管道3万米,让农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____村山清水秀,生机盎然,环境优美,宜居休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在____同志的带领下,____村必将沿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华丽蜕变。

乡村振兴书记典型事迹【第四篇】

____,男,1970年12月出生,1989年10月参加工作,20__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____市____镇____村党支部书记、主任。20__年初,他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放弃从事已久的职业,返乡任职,带动村里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任党支部书记一年多以来,____村先后获得省级传统村落、____市文明村、____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抓党建筑堡垒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____积极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当好表率,按照“三化三争”主题活动的要求,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一支10人的“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全面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入实施乡土人才“田野计划”,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5名,建立“村级年轻后备干部库”,培育村级后备干部5名。

作为村书记,他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理论武装提素质,学习培训提能力,增强了党员党性修养,引导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学习联络群,为流动党员寄书上门,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学”。每逢“七一”,他积极组织看望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为他们送上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20__年以来,围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制定帮扶计划,强化帮扶举措,从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健康帮扶等方面突出政策落实,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实行“1+N”治理模式,在党组织引领下,统揽妇联、团组织、社会组织、乡贤组织等多元力量,进一步健全群团组织在乡村的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加大社会组织和乡贤组织的孵化和培育力度,已成立____村乡贤会,吸引在外乡贤回乡报到21人,其中党员10人。建立“党组织吹哨、其他组织报到”工作机制,以“群众出单、党组织派单、相关组织接单”的方式,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乡贤组织等共同参与,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办实事赢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他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倾心为民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

他按照“红色铸魂、绿色如梦、古色悠长、金色璀璨”的四色理念,通过上级拨付、部门帮扶、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等方式,依托党建聚力、党员助力、群众合力三力齐发,全面推进了____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两委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到岗、保洁管理到位、群众责任三包的“红色微网格”长效管护机制和“镇督察、村巡察、户评比”三级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同时,创新宣讲形式,在底蕴深厚的古树下开设了“古树讲堂”,举办了22场“小板凳”宣讲,用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讲变化、讲理论、讲政策、讲党史、讲红色故事,让党的新思想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增强了党员群众的认知,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实施“雪亮工程”,在全村主要路口安装了10个摄像头,覆盖到全村各个区域。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传承____孝道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成“党建+农村互助养老之家”,为12位老年人提供了助餐、助娱、助医的养老服务。

为让群众更加方便快捷、精准高效地获得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法律村村通”远程学习法律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他积极打造智慧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____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____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经济促发展

“村支书”肩负“领头羊”的重任。他以党建为引领,由村集体发起成立合作社,实行“两委”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建立完善“1个党组织引领、3家公司统筹、全村农户参与”的“1+3+N”运营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农业产业方面,他组织村集体合作社打造生姜、“红美人”、罗汉果三个百亩种植基地,推出“____生态醋姜”特色产品品牌,通过线上直播拓渠道、线下推广助增收,累计销售6000余罐。在旅游发展方面,打造了____村漂流度假区,举办了____镇首届“水韵____”乡村旅游节,开展了“乘船泛舟、游乡村美景、品特色美食、享农家乐趣”等系列活动,“五一”开业以来,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漂流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打破____市文旅水上项目特色少、项目少的局面。20__年完成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3。4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突破100万元。

48 2590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