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500 满分作文初一【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满分作文500 满分作文初一【优秀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满分作文500 满分作文初1【第一篇】

无论冬夏,母亲总爱买上几斤藕,或凉拌或清炒,经母亲一双巧手点化,粗短木讷的莲藕立即变得秀色可餐。

夏季凉拌藕,不仅降火清肺,而且简单易行。菜刀上下翻飞,茎块立刻变成纤纤薄片,与菠菜同置一盘,撒上姜末,倒入香醋,搅动几下便清香扑鼻。早晨起床后,胃口欠佳,我只爱就着母亲熬的绿豆粥,夹几片藕,吃几筷菠菜,口中心中清爽自在,一天的好心情就此开始。

冬日,一家人都是火锅的拥趸,一番大快朵颐后,嘴里都是麻麻辣辣、油油腻腻的,母亲早就准备好一碟藕去油解腻,刚才随火锅一起沸腾的腹腔瞬时冷却下来,因这几片藕而清淡许多。清清淡淡,不仅是藕的滋味,也是家的味道———一种总让人心平气和、让人牵挂的味道。

藕也是极顺从的,只需用筷子挑起一个眼儿,它便乖乖地进入口中。我每次看到藕片都想到“七窍玲珑心”几个字,倒不是叹它似商朝比干皇叔到头来任人宰割的下场,只觉莲藕太聪明,懂得“潜伏”,深藏在池塘淤泥底,吸收营养,韬光养晦,不像出水芙蓉那般招摇,一时的美艳迟早被雨打风吹去,它只等有心人来发掘,待得见天日,刮去污浊粗糙的表皮,人们才会惊讶于莲藕的细滑如丝,才会领悟那些文人骚客何以会用“藕段”形容少女的盈盈玉腿,真是再恰当不过!

一次,美国朋友shawn到家中做客,母亲做了些中国的家常菜招待他,其中一道便是炒藕段,一截藕,咬成两段,两处分身立刻拉出细长的丝。藕段初咬时清脆,入口又有一丝绵软,shawn爱极了这道菜,问我:“这是什么?”我奇怪他的家乡竟从不食藕,一时找不到对应的词,便向他解释为莲花的根,他会意,又猛吃好几口。

写到此处,忽然忆起那句“鲜甜白嫩带花香”,七字无一字赘余,读起来就令人齿颊生香,形容莲藕真是简到极处,妙到极处。

满分作文500 满分作文初1【第二篇】

我的奇迹,创造于我4岁那年。

老家人对口吃的孩子特别敏感,总觉得只有笨人才会口吃。而我从一学会说话,就有了这毛病,说话支支吾吾,断断续续,不光邻居看不上,同龄的小朋友也讨厌我。还断言说:“要是你能改了口吃,那还真是铁树开花发生奇迹哩!”

但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并不是口吃,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对我来说,只有学会坚持,才有可能改掉口吃。

我终究还是忍不住小伙伴的嘲笑,下决心改掉这个毛病,于是我从家里翻出一本《绕口令大全》,坐在客厅的椅子上,一字一句地念:“吃辅萄……不……吐辅萄皮。”“是葡萄!”身边打扫卫生的母亲纠正道。“噢,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不紧不慢地念着,头一次这么有耐心,可能是因为被气着了吧。但不管怎么说,我第一次安静地读了一个下午的绕口令。

我开始尝试着坚持每个下午读《绕口令大全》。那时正值夏天,下午的太阳格外的火辣。于是,每当下午的院子被太阳照的像个火炉,知了在树上大声叫“热”时,我就一个人坐在屋里,光着膀子,扇着扇子朗读绕口令。我抱着书,一边读,一边身子左右摇晃,到也有几分“诗人”的风采。偶尔渴了,喝一杯水;偶尔热了,冲一个澡;偶尔想出去玩了,看着外面滚烫的地面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绕口令”陪我度过了好几个无趣的下午。

天气渐渐凉了,小伙伴们也开始来找我玩了。“嘿,小笨孩,别读你那无趣的绕口令了,快出来玩了!”小伙伴们叫道。“嗯……”我停止了朗读,仔细地权衡着利弊,“还是……算了吧!”我一狠心,回了一句,回屋了。小伙伴们也识趣,不来骚扰我了。第二天,他们又来了,就如昨天一样,我又回绝了。我也不知怎么了,竟很有毅力地在每个下午读“绕口令”。

等到暑假结束时,我再见到我的小伙伴时,已经完全改掉了口吃的毛病。甚至还能流利的背诵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看着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表情,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你是个奇迹!”“你是怎么做到的!”小伙伴们惊叹地问道。“坚持。”我答。漏出来自信的微笑。

这就是我的奇迹,一个坚持的奇迹,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

满分作文500 满分作文初1【第三篇】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便是所谓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

诚如毕淑敏所言,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人心,首先应该是一座坚固的堡垒。以道德准则为盾牌,以理想信念为防线的我们都是天赋使命的战士,应有勇气也有毅力捍卫生命中那些真正神圣的东西,像英国文豪托尔金在《魔戒》中诠释的那样,“相信这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一定存在某种良善,值得我们奋战到底”。没有人能做到始终无畏不悔,那是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品质,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让对“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的担忧战胜被“人世间的阴雨灰色帘罩”蒙蔽的恐惧。守护坚实稳固的初心,也即守护生命耿直不移的态度,这才能成全生命伟大力量的展现。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便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铜墙侵占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自我封闭就是坚强,可如果我们连呵护真诚、期许美好、拥抱爱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这种机械的行为构成的将不配被称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过”。我们既然没有理由封存扼杀美好,何不以最阳光的姿态享受心灵深处的柔软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软的东西,与坚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是构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坚亦柔的心灵,方能塑造成和成谐的自我。

我想,真正洞察了这一道理的人,一定会懂得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温存,因为坚强与温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对立的存在;一定会明了歌手hita在《天命风流》中唱出的“灵秀上眉头,浩气存胸口”的洒脱,因为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养;一定会欣赏词作者荀夜羽表达的“击鼓动远雷,琵琶脆涟漪”的和谐,因为勇气与温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构形。所以,要想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动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让这方寸之地,亦坚亦柔,亦刚亦让。

心在方寸,所求为何亦坚亦柔,成和成谐。如此,方能一路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尽光明磊落。

满分作文500 满分作文初1【第四篇】

一座城市中,再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博物馆一样美丽。历史在这里穿越,情感在这里交流,文化在这里激荡。博物馆就如同那浩瀚的大海,置身其中,如沧海一粟,而海上生出文化的明月,照耀着华夏的大地。

有统计表明,中国人约三年进一次博物馆,这远远低于美俄等国。海上明月的美景一直在那里,可总是没有太多赏月的人。归根结底,这体现了人们普遍对于文化的一种淡漠,未将其归入自己生活、自己生命、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博物馆中的文化,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般等待着人们的关注。

经历了文化假死之痛之后,海上明月重现世界的帷幕也悄悄拉开。

作为文化的聚集地,博物馆以自己方式推销着文化珍品。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首都博物馆的“南昌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先后推出,如同一声平地惊雷,炸出了文化前进的道路。博物馆,有着传承人类文化并传播开来的宝贵使命。这种特展的展出形式无疑是一种创新,一种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以及国宝本尊的面世引来人们的热切关注,这比那些分散式的展览或是复刻品参观更能让民众亲历中华文明厚重而亲切的呼吸,找到作为华夏儿女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大海正向人们敞开怀抱。

而文化的受众者——民众们面对博物馆的展览热情高涨,也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从主题看人们的文化修养提高了,开始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客体看,文化走近市民之中,则体现了如今文化亲民的趋势,从故纸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案头笔端转移到了平凡大众的身边。

在博物馆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海上明月得以再现光华。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实在应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博物馆更要呵护好那一轮明月,让它的光芒千古不朽。文化,应该美美与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8 2460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