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央视榜样8专题节目心得观后感(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24央视榜样8专题节目心得观后感(精选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观看榜样8心得体会【第一篇】

疫情爆发以来,“逆行者”为使命冲锋陷阵,为人民挺身而出,奔赴“疫”线,哪里有疫情,哪里最严峻,哪里就有他们,他们用坚强无畏的逆行精神,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坚守精神,在抗疫前线传递着热血、勇气和力量,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应感悟“逆行精神”,做人民群众的坚定守护者,筑牢疫情防控战线,“疫”起守护白衣天使。

感悟“逆行者”坚强无畏的担当精神,做人民前行的先锋者。“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在抗疫初期,全国正沉浸在春节的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在对病毒的传播监控尚不完善,病毒的危害认识尚不完全,隔离防护措施尚不到位的情况下,无数“逆行者”主动请战到战“疫”一线,以坚强无畏的逆行精神与病毒展开零距离搏斗,为快速遏制疫情传播,提振防控信心打了一针强心剂。党员干部应学习坚强无畏的逆行精神,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做冲在最前面的急先锋。

感悟“逆行者”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做人民事业的铺路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奉献精神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江夏区中医院19名新冠治愈医务人员,经隔离观察期后,他们从5日开始,累计捐献6600毫升血浆,为有效治疗新冠贡献自己的力量。“逆行者”不仅在战“疫”一线奉献光和热,甚至在治愈后也不忘向患者提供血清,正如同飘落的花瓣仍在呵护着生命的希望。我们党员干部应大力发扬春泥护花的奉献精神,必要时舍小家为大家,为百姓的康庄大道铺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感悟“逆行者”吃苦耐劳的坚守精神,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守是最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战“疫”前线坚守,不仅在透支着身体,也是对精神力极大的考验。连日的奋战,“逆行者”吃苦耐劳的坚守精神,坚定了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我们党员干部应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在各自岗位,以愚公移山的意志,时刻守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

随着“一省包一市”政策的推进,湖北等重点地区的医务人员力量逐渐充实,医疗器械和防护措施进一步完善。各地医院正千方百计保护好冲锋在前的“逆行者”。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感悟“逆行精神”,全力以赴地战斗在“疫”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观看榜样8心得体会【第二篇】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也从来不乏“榜样”。一个人主动向榜样靠拢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榜样3》,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学习翻译研究工作的宋书声,不仅形成了自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一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宋书声认为,在编译局这几十年他没有虚度年华。当主持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精神支柱是什么时?宋老说,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念,二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三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执着。

生活中,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积极向上的人。然而,观看了《榜样3》以后,我觉得我对工作真正付出的精力太少了!虽然,我看似也在积极努力工作,但是,总也少不了对不如意现象的埋怨,也时而会有心存侥幸应付工作的态度!看到宋老的工作精神,我不免万分惭愧!

今天学习了宋老的榜样事例,再回头反思自己,自己一直这样平庸,做不到“术业有专攻”,又怎能心生埋怨?又怎该心生埋怨?又怎敢心生埋怨?

以宋老的工作精神为榜样,我们还能说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吗?当然不能!宋老对待工作和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广大我们教师学习的典范!如果我们也能像宋老那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用心钻研教学工作、倾心与学生交流、真诚与家长沟通,我们就不会再浪费时间去埋怨工作的枯燥,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理解!

还有那位无私忘我、心系父老乡亲、被称作“父老乡亲”的儿子的80后贺星龙。与我们身边的现象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身边太多的80后为了过上更优越的生活,而选择远走他乡,纷纷向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涌去!而同为80后的贺星龙却能毅然抵住外出繁华城市的诱惑,静下一颗心只为父老乡亲着想!

贺星龙的行医路是艰难的,遇到难走的山路他就靠步行,双肩挑着医药箱风雨无阻去为乡亲们看病!条件好点的时候,他为了不耽误乡亲们的病情,在乡亲们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及时的赶到乡亲们的面前,才利用微薄的收入买了摩托车。漫漫行医路,他骑坏了7辆摩托车,用烂了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

与许多外出发展创业的年轻人不同的是,1980年出生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选择回乡当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当我在大屏幕前看到他们一家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贺星龙身上所具有的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可以不忘初心,无私坚守,全身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热情地帮助别人,确实让我很感动,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正在从事的这份职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我不能有埋怨,也不该去埋怨,我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素养,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第三篇】

我爱我所选择的特殊教育事业,我愿为这选择倾注一切,以此诠释一名党员的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特别需要爱心和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做到有担当和无私奉献。”刘玲琍如是说。

她认为,特教老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献身特教事业,才会自觉地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用心地把学生教好,掌握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法,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特教学生学到更多技能,帮助每一位特教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特殊教育学校,人们讲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奉献”。刘玲琍在25年的特校工作中,当了25年的班主任,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更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陪伴在这些孩子身边。正是这份执着的关爱,她让特教的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他们快乐地生活着。

2008年,学校创办了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校领导安排刘玲琍担任该班的负责人,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没有教材和教具,她就利用课余时间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为了保证10名学生的语训质量,除了上集体课,她还给每名学生每天至少留有20分钟的面对面单训时间。她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学生的手背,让他们感受气流的强弱;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学生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训练,语训班训练出来的30多名学生终于能和健全人一样开口说话了,其中有10名孩子还进入了普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2024榜样5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总【第四篇】

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春节前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华夏大地,原本应是喜庆热闹的节日,因疫情来临,仿佛世界被按下了暂停键。国难面前涌现出了一批批“榜样”。他们是医护人员、建筑工人、保安保洁、快递小哥等等……他们中有很多是基层党员,关键时刻顶上去,他们展现出来的抗疫精神将转化为我们这些党员继续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美好生活的战斗力。滨湖集团20__年也在疫情防控时涌现了大批优秀党员,做好合肥出入口“南站”、在管小区、街区等疫情防控,20__年感恩有你们,20__年我为我是滨湖集团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榜样精神将继续鼓舞着我们这些基层党员。

观看《榜样8》个人心得体会【第五篇】

《榜样8》以讲述中国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故事为主线,将正能量、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观众。作为专题节目,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娱乐节目,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观看《榜样8》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成功经验和精神世界,同时它也可以激励人们在自己的生命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不断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节目中出现的榜样人物,无论是以多种角色、多种形式出现,无不充满了正能量,无不让人感到钦佩。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工人,在工作中做到了极致,用自己的劳动改变了现状。还有一位心系残疾人群体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力量,在周围人的支持下,为残疾人士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为我们带来深深的感动,并引发我们的思考和探索。本期节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在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信、坚持、追梦等品质。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功地实现了人生目标。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鼓励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理想前进,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我要说,《榜样8》是一档感人肺腑的节目。它展现了榜样人物们无穷的努力、对未来的憧憬、永远不放弃的信念和对生命的热爱。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档节目,找到自己的方向,努力追求,做出自己的榜样。

71 1880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