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熊》含反思幼儿园教案【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三只熊》含反思幼儿园教案【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只熊【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体按大小进行匹配。

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有简单的招待客人的经验

(材料准备)ppt

难点: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大中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讲讲故事《三只熊》

·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小姑娘走近屋子,看见了什么?

2、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

3、小姑娘吃了谁的粥?

4、三只熊回来发现了什么东西变了?说了什么?

二、欢迎三只熊

·分别和三只熊打招呼

·请三只熊分别坐在合适的椅子上

·和不同的熊对话并告诉大家自己是和谁问候的。

三、给三只熊送礼物

·看礼物:说说礼物的不同

·送礼物:根据礼物的大小把礼物送给不同大小的熊。

只熊【第二篇】

设计意图: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抓住这两个契机,通过故事情境,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和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故事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知并发现物体的高矮、大小、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2.尝试根据三只熊的大小为其分配相应物品。3.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操作材料人手一套,ppt课件活动过程:一、ppt图片导入,观察感知高矮1.这是小熊的一家,小朋友看看他们家有谁?2.还有谁?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宝宝,我们可以说是小熊的一家!3.看看哪个是熊爸爸?你怎么知道这个是爸爸?爸爸长的怎么样?4.熊妈妈在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衣服的颜色、头上有蝴蝶结)5.熊宝宝在哪儿呢?(中间)(年龄小,长得矮)总结:今天小熊一家要去爬山,爬山可是很累的!要有足够的力气,我们一定得吃饱饱的。熊妈妈准备了营养的早餐。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区分大小出示ppt:1.吃早餐需要用到什么?2.我们需要三只碗!这三只碗分别是谁的?哪只碗是熊爸爸的?为什么呢?    4.哪只是熊宝宝的呢?(熊宝宝小,吃的也少,所以用小的碗)总结:大的红碗给爸爸,小的蓝碗给宝宝,剩下这个不大也不小,中等的碗给熊妈妈。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出示ppt:1.猜猜看,熊妈妈会准备什么早餐?2.哪一瓶是熊爸爸的?为什么?3.那熊宝宝的会是哪一瓶呢?为什么?分鱼感知数量:1.小熊小,所以吃一条,请小朋友送一条;爸爸大所以送三条2.手口一致的点数四、幼儿操作ppt:1.吃完早餐,小熊一家要去爬山了!他们会带上什么呢?我们来看看!2.幼儿说一说他们带了什么?(帽子、水壶、包、水果)3.请一两名说说拿到的是什么。说一说大小的不同等,觉得哪个应该送给熊爸爸。出示操作表格:熊爸爸、熊妈妈、小熊,请你们帮忙把帽子、包三个东西分给这个熊一家。哪个给熊爸爸,哪个给熊妈妈,哪个是熊宝宝的,分给谁的就贴在它的下面。4.幼儿操作:你们帮助小熊一家分好了东西,小熊说谢谢你们,你们应该和熊一家说什么呀?

只熊【第三篇】

一:活动目标

1.能区分大,中,小,并能有顺序地排序。

2.能安静地和同伴一起听故事。

3.初步记住故事内容,并能记住故事的名字。

二:活动准备

1.大,中,小熊各一只

2.故事录音

3.挂图一幅

4.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教师分别出示大中小熊,让幼儿数数有几只熊。

2.区分大中小

(1)这三只熊一样大吗?

(2)让幼儿把最大的,最小的分别找出来,给它们取名字叫大熊,小熊。

(3)中间的一个,不大也不小就叫中熊。

(二)将三只熊排序

请幼儿给三只熊排队(从小到大排列,并能说出这是小熊,这是大熊,这是中熊)还能从大到小排列。

(三)欣赏故事:三只熊

1.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熊交上朋友了,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只熊。(幼儿集体讲一遍故事的名字)

2.幼儿欣赏故事后提问:

(1)三只熊为什么不高兴?

(2)小姑娘到三只熊家里的时候,三只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给她吃?

(3)小姑娘睡他们的床,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

3.教师小结:小姑娘到熊的家里,没有得到熊的同意,就用了他们的东西,所以熊生气了。

4.那么小姑娘怎样做熊才不会生气呢?(启发幼儿说出进入别人家里,或要用别人的东西,先要问人家同意吗?在别人同意后才能用,这样人家才不会生气)

(四)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听完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和小熊跳个舞吧!(根据音乐,幼儿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只熊【第四篇】

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活动《三只熊做客》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出发,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大中小关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思维习惯,同时易于引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很适合小班开展。二、活动目标:1、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2、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三、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毛绒玩具大中小三只熊。3、人手一个盒子,盒子里放入大、中、小同种礼物若干份。四、活动过程:(一)讲讲故事《三只熊》(价值分析:通过回忆故事,激发幼儿对故事中角色的兴趣,导入活动。)1、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三只熊》的故事,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2、三只熊的家里有什么?是怎样的碗,怎样的勺子,怎样的椅子,怎样的床……小结:三只熊家里东西大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不大也不小。(二)欢迎三只熊(价值分析:在招待三只熊的情境中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1、出示三只玩具熊:今天,三只熊来到了我们小1班。2、认识三只熊1)你能找出最大的熊吗?(以“大熊”口吻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大熊,我长得大大的。)2)最小的熊在哪里?(以“小熊”口吻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小熊,我长得小小的。)3)中熊在哪里?(以“中熊”口吻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中熊,我长得不大也不小。)3、三只熊来我们班级做客,我们怎么招待它们呀?4、给三只熊搬椅子1)这有3张椅子,他们该怎么坐呢?2)请三只熊分别坐到对应的大中小椅子上。(大熊,请你坐大椅子;中熊,请你坐中椅子;小熊,请你坐小椅子。5、给三只熊吃东西1)出示幻灯:你想请三只熊吃什么?它排在第几个?2)它有什么用?该怎么分呢?3)那我们请它们吃,请的时候也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边说三只大、中、小熊幻灯边出现)(三)给三只熊送“礼物”(价值分析:在操作游戏中进一步比较物体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并用短句表达。)1、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礼物要送给三只熊,看这是什么呀?它们有什么用?2、个别幼儿示范送礼物师:谁愿意给三只熊送礼物呢?想想怎么送熊宝宝才喜欢呢3、你们想不想也送三只熊礼物啊,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许多的礼物,等会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盒子,选一样你喜欢的礼物,看看你送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送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4、幼儿给三只熊送礼物5、分享交流师:看看三只熊会喜欢我们送的礼物吗?(帮助送错的幼儿纠正)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