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学弈》精编教学设计【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六年级下册《学弈》精编教学设计【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弈》教学设计【第一篇】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载体。《学弈》是1篇叙事说理性的文言文,言简意赅,用辞贴切,叙事有趣,阐理精微;诵若吟诗,品若章乐,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启人悟理,是很适合小学生初学古文的启蒙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以下理念:一、以读为本,结合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欣赏,感悟文章的内涵。二、始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三、运用八环节语文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优化。

教学过程:

一、 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1、 交流中国古代名言

有收集的古代的名言警句的同学请朝老师挥挥手!

2、 谈话:简介文言文,导入《学弈》

同学们收集的这些名言警句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韵悠长。《学弈》就是1篇优秀的文言文。

3、 释题

4、 了解作者

二、 身临其境,人文合一

说起历史,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想不想做一回古人呢?好,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1、 引出故事情景

投影出示告示: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

一朝学成终身不俗

广纳天下贤人雅士

齐聚书卷路143号

2、 寻访棋社,择师交友

在弈秋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

3、 检查交流

(1) 学生读,谈感受

(2) 教师范读

归纳文言文朗读要领:

a、 速度比较慢

b、 句中停顿比较多

4、 接力读

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轮读等。

三、 化整为零,沐浴书香

1、 小组故事会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讲讲《学弈》这个故事。在故事会之前,老师有四个特别的行动指令要发到各小组。

一组:

(1) 说说弈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句子。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二组;

(1) 说一说第一个徒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三组:

(1) 看看第二个徒弟学习的怎样?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四组:

(1) 在3—5句中,哪一句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2、 交流感悟,美文美读。

让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从一组开始吧!组长主持汇报。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美读。

3、 回顾全文,讲讲读读。

(1) 解疑。

(2) 指名讲这个故事。

(3) 有感情朗读全文,全身心地感受文言诵读的快意与韵味。

四、 升华感悟,思绪绵延

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都可以。)

五、 拓展延伸

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

《学弈》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的:

(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大声朗读,解决生字。

弈 诲 鸿 鹄 弗 援 缴 矣

三、小组互读,注意停顿。

四、指名朗读,纠正停顿。

五、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意思。(提示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判定词语在文中的解释)

弈:下棋通:全诲:教鸿鹄:大雁援:缴:

俱:弗:不若:如是:他然:这样

六、请同学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七、全班齐读,注意语气,感情。

八、争取背诵全文。

九、作业:背诵全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比赛,看那一组背诵的好!(评分)

二、主要词语意思掌握比赛。

三、整体感知:文章里两个跟奕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

四、交流探究:

⒈“惟奕秋之为听”的意思是只听奕秋一个人的教导,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老师的教诲?

⒉学习了本文,你认为成功的条件有哪些?

五、小结

六、作业:背诵课文

《学弈》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目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把理解之字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

出示文言警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

(请同学们自渎这些警句,再把你的理解讲一讲。)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有些字的音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今天,我们要学1篇古文,题目叫《学弈》,什么叫学弈?这篇古文全文之字出现六次,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留意。

现在,老师带你们到一棵古树下去看学下围棋。(出示画面)

㈡看图感知

1、整体感知插图

师:观察这幅图,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图的内容说出来吗?

2、部份观察插图

师:从人物的外貌、神态来说

㈢初读课文

师:学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诵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各自读读课文。

1、学生各自读(请大胆地读,大声地读)

2、老师范读,学生比较:读古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一样?

(一、速度比较慢,二、句中停顿比较多。)

㈣再读课文

1、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如痴如醉、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老师试读一遍给你们看(听),待会你们也试一试。

2、继续练读,摇头晃脑地读、试读。

(谁想试读的请站起来,读的像古人的给予充分的肯定。)

㈤自学课文

1、导学:

师:学古文重在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你们是怎样学古诗的,怎样理解的?

2、标记注释,理解内容。

师:学古文,可以对照注释课文里的注释很多,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注在课文中相应字的旁边。注好了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该怎么说,句子通顺不通顺(学生注释)

3、同桌对说,合作学习。

(1)把刚才解释过来的连起来说,同桌交流。

(2)接着一起研读之字的不同解释。

出示带有之字的句子: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惟弈秋之为听

③一人虽听之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汇报交流:说说之的意思。

5、还有哪些字不理解,需要帮助解决的吗?(其、以)

6、解决问题,理解文意。(出示问题)

师:现在老师想提出几个问题来检验你们的自学效果:

①弈秋这两个学生怎样学下围棋?

②这两个学生的表现不一样,他们的学习结果怎样呢?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④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有这样的经历)

㈥学讲故事

1、看谁能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用自己的话来讲。

2、学生试讲,大家赏识评价。

3、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一人

三心二意

为是其智弗若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学弈》教学设计2,文言文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弈》教案【第四篇】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文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1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1篇。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弗若

另一人思——射鸿鹄。

22 519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