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直观,经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温故旧知

1.计算。

2.说说下面的数量关系。

小何3小时走了9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3.填空。

小时有()个小时;1小时里有( )个小时。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教材第31页例2。 小明小时走了2 km,小红小时走了 km。谁走得快些?

教师:题中有哪些信息?“谁走得快些?”实际上就是比较什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预设:学生能叙述题中告知的信息是小明和小红各自行走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借助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对数量关系的描述,能理解“谁走得快些?”实际上是比较谁的速度快,速度=路程÷时间,由此根据题意分别列出算式。

(三)引导“转化”,探究新知 ,。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现在你能试着把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加以计算吗?

预设:

1.要想把除数变成整数而商不变,根据商不变性质,可得

(km)。

2.同样根据商不变性质,但除数可以化成1,即

(km)。

(四)数形结合,探明算理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计算方法都非常自信,那么教材中是怎样推导计算方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阅读理解线段图。

教师:线段图中1小段表示什么?3小段又表示什么?(借助直观图,启发学生:1小时里面有3个小时。)

教师:求1小时走了几千米(即3小段),应该先求什么?

(借助直观,启发:应该先求1小段走了多少千米。)

2.阅读理解算式。

结合对话框,引导学生理解(km)。 教师: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

(启发:要求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要先求出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3个小时行的路程。)

(五)强调“转化”,统一算法

1.对比交流,寻找规律。

教师:从例1中的

么? 与例2中的中,你发现了什

预设:通过对比,学生能得出:分数除法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方法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师:例1和例2的计算过程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出: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教师:小红1

小时能走多少千米?即

计算吗?试一试。 该怎样计算?你能用刚才得出的方法

教师:看看教材中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可以直接写成“

2.课堂小结,归纳算法。 ”

教师:通过例1和例2的计算,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交流。)

教师:再看看教材中是怎样总结的,和你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学生可以初步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教学过程:【第二篇】

1、 温习旧知,巩固铺垫

出示几组口算题,每组个一种类型,指生说说计算方法,教师相机板书。

概括: 一个数 ÷ 分数 = 这个数 ×除数的倒数

2、教授新知,合作探究

①、出示例4、引导读题,列式

(1)为什么这样列?(因为要求能倒满几杯果汁就是求9/10里面包含着几个3/10,这就是除法意义中的包含除。这样就沟通了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师引导:前面我们学习的例1到例3的分数除法都是把除法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那么分数除以分数你会计算吗?

2、初试验证,巩固新知。

(1)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2)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58页的示意图上分一分,验证自己刚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通过验证结果是正确的。,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用倒数的方法是正确的。

师总结:由此验证分数除以分数也可以是乘除数的倒数。

(3)做58页“练一练”(出示 两张)

3、分层精练,拓展延伸。

①、巩固各种类型的分数除法: 集体校对时可以找学生再说一说方法以得到巩固。

②、13、14应用题: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③、思维训练: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体现练习的梯度)

④、□/11÷3=7/□ □/5×3/□=6/35 5/9÷□/4=□/27

4、、概括总结,深化感悟。

概括分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1)根据板书引导:我们学过的分数除法都有哪几种情况?

(2)这几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3)如果把被除数叫做甲数,除数叫做乙数,(乙数不等于0),你能概括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计算法则吗?

(4)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思考题: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整数除法(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得出结论,9/10÷3/10=9/10×10/3,让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整数除法中也好用。

帮学生把前后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这样的对话不仅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了解,更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构建。

概述:

整节课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努力实践新的课程理念。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提升。在师生互尊,生生互爱,共享学习,共享智慧中展现数学课堂的无限魅力。

板书设计:(略)

教学方法:【第三篇】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和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理论精髓,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预设的教学策略如下。

1、巧设情境,温习旧知。

2、读讲探究,合作交流。

3、初试验证,巩固新知。

4、分层精练,拓展延伸。

5、概括总结,深化感悟。

小学数学《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第四篇】

本课是在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时要变除为乘,去乘除数的倒数。本课则是进一步丰富分数除法的内涵,扩展到分数除以分数,并由此统一分数除法的法则。教材意图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用一些直观的手段来验证此思路是正确的。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旨在探讨分数除法中的规律(当除数大于1、小于1或等于1时,商相应地小于、大于或等于被除数)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运算法则。

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运用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承前启后。

1、 口算。

6 9(算完指名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

2、 师:这两种除法的计算方法好象有一种共同点,大家看出来了吗?(学生交流)

3、 师:对,都是化除为乘,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可如果是分数除以分数呢?

(板书:分数除以分数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迅速唤醒学生的旧知,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一种条件。

二、创设情境,推导算法。

1、出示例4:量杯里有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投影或挂图出示)

(1)指名列式:

(2)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能倒满几个茶杯?(学生发表意见)

可能出现的意见:

A、3杯。(==3)(板书)

B、凭感觉好象是3杯。

师:要是有量杯和茶杯就好了,倒一倒就可以知道结果。可现在没有,怎么办呢?能想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对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鼓励,但又不能只停留在猜测这一层次,要激励学生进一步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科学、合理。

(3)学生讨论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A、化成整数计算。

升=900毫升 升=300毫升 900毫升300毫升=3,所以,=3

B、利用分数单位。

学习方法:【第五篇】

1、分一分、画一画等直观手段去理解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了算法

3、利用比较、类推,迁移的方法来尝试解决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

4、通过直观的图示验证。

5、亲历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法则统整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22 359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