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数乘法教案【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数学分数乘法教案【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分数乘法》数学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复习和分数乘法的计算、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求倒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基训

A、1、填》、《、=A》B》0

4/5A/BA/B

4/5B/AB/A

A/54/B4/5

2、一个真分数乘以一个假分数,结果大于真分数,对吗?

3、A、B互为倒数,那么1/A、1/B也互为倒数,对吗?

B、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计算带分数的乘法应注意些什么?

4.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可以应用哪些运算定律?

5.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6.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只要意思说得正确就可以了。有些问题还可以问一些与之相

关的问题,如运算定律的表达式以及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等等。

二、综合练习

1.找1。

甲是乙的35 。乙是甲的35 。

甲比乙的35多1。乙比甲的35少1。

甲的35和乙同样多。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教师可再补充几题:

2.做口算练习。

3.求下面各数的倒数。

2/7 1/9 6 20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小红体重42千克,小云体重40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小红和小云体重和的1/2,三人共重多少?

5.已知a4/3=11/12b=3/3c,a、b、c都不是0,谁大?

三、小结

(略)

四、补充作业。

略。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第二篇】

《分数乘分数》一课上完后,我无比的激动,因为我的尝试得到了成功。

当然也有好多不足之处。这节课上下来,自己感到在以下三方面要加以反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即为什么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实际上是数出来的)。的确,我对单位“1”的考虑略有欠缺,这一难点未能以重视,因此学生即使会计算了也不清楚为什么折纸就可以找到原因了。

其次教师的指令不够清楚。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分数单位相乘时,试图体现教学的层次(在学生做的前测中可以发现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已经会算此内容了),想对层次好的学生放得开些,就把原来的设计——由教师发出清晰的指令改为让需要帮助的学生看提示,也不加指导。问题就出在这里:学生不来看你的提示,不按你的要求来折,效果大折扣。

第三,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非常重要。我们看到一些好的课师生配合很和谐,而有些课上得很差是因为学生不来理你,这其实就是教师的功力深浅所在。好的老师会让学生明白要干什么,说什么;也会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说什么,会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回答。而我往往不是诚心诚意地听学生的说话,不知道应该怎样使学生奇怪的回答与自己的轨道结合起来。比如:学生提出“半个苹果的一半”可以列式为“1× × ”自己就未加以肯定,这是非常遗憾的。因为他的回答非常好,可以帮助理解单位“1”。可以追问:第一个 和第二个 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多可惜。

又比如:学生已经说出“ × × ”的算式,自己虽然也肯定了他,但为什么不肯把这个算式写到黑板上呢?再追问一句:“你们认为他是怎么想的?你能折出来吗?”不是很好吗?错失了良机。

最遗憾的是:有个学生上来演示,他是先计算再折纸的,而我却没有发现。教师应该有快速地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必须磨练的基本功。

分数乘法教案【第三篇】

重点: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难点:

1.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用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米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祟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1.出示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①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②分析。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③画图:(课件一演示)补:把100千克当做什么?(单位1)

画图说明:

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④尝试。根据同学们对题目的理解,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列式解答。也可以同桌讨论,互相启发。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解答方法: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千克)

在充分研究基础上,教师可将两种解法分别写在黑板上,并请同学讲出算理和思路。解法一是根据分数意义,把100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所以先求1份,用除法,再求几份,用乘法,是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解法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吃了多少,就是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所以用乘法计算。

⑤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订正时候强调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学习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审题后,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件二演示)

先画单位1

再画单位1的几分之几

画图时注意与例1的区别。(例1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数,例2是甲乙两类关系,画两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为好。)

在学生分析比较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请同学指出问题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列式:(米)

答:小强身高米。

4.改变例2

改变例2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下题(可让学生完成)。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改编后,可让学生独立画图完成。

(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都是已知一个数(即单位1)是多少,还知道它的几分之几(分率),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一只鸭重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②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蓝球多少元?

2.提高题

①一桶油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②一桶油400千克,用去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练习五1、2、3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100==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米)

答:小强身高是米。

分数乘法【第四篇】

分数乘法(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目标:

1、是否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2、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含连乘)式题;3、能否应用分数乘法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评价内容:(具体内容见练习卷)

一、 口算(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

二、 计算(分数乘法计算)

三、 填空

四、 选择

五、 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思考:

本次单元评价内容难度适中,所以结合我们两个班的学习情况,补充以下练习,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填空部分:

1、7个2/7的和是( ),3/5千米的2/9是( )千米

( )分=1/4时 3/4公顷=( )平方米

2、一辆摩托车每分钟行驶1/2千米,1/2小时行驶( )千米。

3、一堆煤,每天用去它的2/9,3天用去这堆煤的( ),还剩这堆煤的( )。

4、一根电线截下1/4米,还剩3/2米。如果截下全长的1/4,截下( )米。

5、 根据条件写出数量关系式:

小红的体重是她爸爸体重的1/3;本月电费比上月节约了1/6;

人的血液大约占体重的1/13;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3/8。

判断部分:

1、a是自然数,它的倒数是1/a。

2、一个数乘真分数,积一定小于原数。

3、王叔叔年龄的3/4等于杨阿姨年龄的5/6,那么杨阿姨的年龄大一些。

4、因为a>b,所以a的倒数比b的倒数小(a、b不为0)。

课前思考

这次练习,题目的难度不高,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根据平时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打算在练习前做一下强调:

少数学生答题时,感觉题目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计算错误而做错计算题。解题时先要认真审题再解题。

对于孙老师补充的题目,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时间来得及的就补充进去,来不及的话放自习课上完成。

单元评价反思

一、总体水平分析情况:

这次测试最高分是100分(有8个),最低分是74分(有4个七十几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差距还是偏高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错误分析:

从学生失分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类型。

1、不良习惯

少数学生答题时,感觉题目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计算错误。

2、审题不认真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例如:应用题第4题第1小题,有12位学生做错。

三、今后教学的重点:

1、继续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部分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也是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还得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相当不理想。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还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单元评价反思

这已是本学期里第二次进行单元评价了,我任教六(1)和六(4)班也将近一个月了。我不想同以往一样用一连串的统计数据来说明学生的学习状况,因为每次通过单元评价,在学生一份份完成的练习卷中都能看出每一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近期的学习情况。而且批阅两个班的练习卷,我会感到两个班学生对待数学的学习态度也有所不同,虽然这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扎实,数学思维能力也较强,但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学习上的退步或停滞不前,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正好前几天我参与了“问题讨论”,青年教师严梦颖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的问题。静下心来一想,我们这些六年级的大孩子也存在如何提高课堂上倾听的效率。这两个班的大多数男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这时我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只顾着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会成为可能。我想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先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开始,让他们明白: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让学生在交流时换一种形式,即请学生向大家介绍刚才他的同桌的想法而不是交流他自己的想法,看这样能否“逼”一些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话,逐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单元评价反思:

一、整体情况: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整体情况比较好,全班49人,1人70多,4人80多,其余学生都在90分以上,其中满分有16人。

二、具体情况:

1、计算:(1)分数乘法计算中部分学生没有约分约到最简分数。(2)约分中公因数找错,造成约分错误。(3)()个别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带分数,结果化错。

2、概念:部分题目综合运用了多种知识,例:20以内的素数中,( )的倒数最小。对于这样的习题,部分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有遗忘现象,也有不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几个知识点混合在一起,就有困难了,还有些学生在理解题目的要求上有些困难,如果题目有老师的解释,他能解答,但如果让他自己独立读题,分析理解再解答,就会无从下手。

3、解决实际问题:

(1)上学期在学习分数意义时,我就花很多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因为我清楚,这是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本学期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我更加注重对题中分数意义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数的含义,他才能理解这样列式解答的原因。例,试卷中有1题是这样的:食堂有3/4吨大米,吃掉一些后还剩下2/5吨,吃掉了几分之几?此题正确的解题思路是3/4-2/5所得的差除以3/4。但此时分数除法还没有教到,所以出此题的本意肯定不是上面这样的,于是我让学生将题目修改,说明有两种改题目的方法,方法一:可以在问题上加上单位名称“吨”;方法二:将2/5后的单位名称“吨”去掉。如果采用方法一的改法,就变成分数减法应用题,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如果采用方法二的改法,就变成两步计算题,尽管教材中还没有学到,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两种方法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改法,然后再根据修改的题目进行列式计算。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正确,而且两种改法都有,从中看出学生对2/5和2/5吨的认识比较到位。

(2)最后1题,有个别学生只算一步,即求出长方形的宽,没有求面积。

三、改进措施

1、一方面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防止学生因有进步而自我满足,产生骄傲情绪。

2、利用自习适当补充略有拓展的习题,发展学生思维。

3、利用单元内容简单的空余时间加强对部分学生第一单元的补习辅导。

20 345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