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爱国人士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懂得正处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能将这种感情带到学习及日常的生活中。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正处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

教学难点:

认识爱国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体现爱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爱国人士的先进事迹

1、投影三张照片(_、聂海胜、费俊龙)

2、(1)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国?爱就是给予,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也不是交换。爱国,就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作出各种各样的牺牲

(2)图中的主人公他们爱国吗?他们是怎样爱国的?

3、介绍图中爱国人士的事迹(讲故事的形式)

(1)刘胡兰(1932―1947),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的妇女干事。在一次革命工作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她不贪财、不惧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又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毅然躺在敌人的铡刀下。

(2)_(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的创立者。他曾三次被打倒,却又三次站起来,一如既往地为国家忘我工作,终于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坚强,成为“打不倒的小个子”?是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情的爱。

(3)为了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航天英雄接受艰苦的训练,把自身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乘载神舟飞船冲向茫茫的太空,并圆满的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任务。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合理的都给予肯定)

5、爱国格言知多少?比一比,看谁说的多。(学生分组比赛)教师举例,出示投影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与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肯尼迪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_

二、说说你们知道的爱国英雄的事迹。

(1)学生分组讨论。

(2)个别学生上台发言(略)

三、和平年代的中学生还需要爱国吗?

爱国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本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五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参加_,保家卫国;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正处在和平年代,祖国又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还需要爱国吗?

(学生讨论、发言)

班主任:

看到这些现象与行为,我真的怀疑某些同学的爱国心。也许有同学会说,老师是不是太绝对了,地上的废纸与爱国有关系吗?读书是为国家服务,眼前的事你都不做,还能为未来服务吗?眼前的责你都不负,能为未来负责吗?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现在对浪费国家水电的行为不闻不问,将来能为国家节省资源与财富吗?

五、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1.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

请同学们对我们班近段时间的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价,看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学生答:(略)

这些都是谁的责任?老师的?班干部的?值日生的?对?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班级搞不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而深深自责。国家不强盛,是谁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有责任”,是“我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2.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同学们可能还有一丝不服气,国家不强盛,怎么是我的责任?我还是个中学生有什么责任呢?是的,就算你们对过去、对现在没有责任,那么你们对国家的未来有没有责任?国家如果在二十年以后仍然不强盛,你有没有责任?因为要承担起对未来的重任,现在就要学好本领,因此,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而求学问,你现在读好书,就是对未来负责。而有的同学学习凭兴趣,喜欢这门课,就多花点时间看看,不喜欢那门课,就放弃;喜欢这个老师讲课,就有兴趣学好这门课,不喜欢那个老师讲课,就不听他讲课。读书是责任,不是兴趣,要在责任中找到兴趣,而不能以兴趣代替责任。

一个人做事,要先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六、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如何爱国?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发言

七、小结

我们是21世纪的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所以,我们现在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负责。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吧。我们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来祝福祖国母亲。(放音乐,全班合唱。结束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2

班级是由师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给教育者以知识、经验、智能,而且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针对当前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班级组织了“昨天、今天、明天”的主题班会。

一、活动构想:

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学校工作的每一阶段,都有着特定的中心任务和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整个社会的中心任务和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也是我们组织这次主题班会的立足点。

这次班会主题要明确、思想要性强,并具有时代气息。因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集体主义和创造精神应是这次班会的灵魂,在活动中,提倡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要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二、活动主题:昨天、今天、明天

三、活动形式:演讲、畅谈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安排好活动分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准备好器材,训练好技能,布置好场地。

2.落实:让每位学生找出符合本次主题的新旧照片,在照片下标上标题。让电教室培养一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全套设备的学生,负责音响。由几位班干部负责布置教室,营造一种浓烈氛围。

选择一位有播音经历的学生家长事先按要求录音。选择三位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通过一幅幅照片以今昔对比方式阐释自己家庭的变化。选择一位善于讲话的学生家长,结合他的经历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革。

3.彩排:这是为社次活动能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台上“演员”感觉气氛,熟悉“台词”,台下观众可以根据演出情况,出谋划策,各抒已见。

五、活动过程:

1.董文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回荡在教室中,主持人随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向我们展示邓小平画像,宣布主题班会的开始。

2.学生、家长穿插发言,畅谈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1)首先发言的是×××同学。她来自农村,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的家机站,给全村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勃勃生机。她的发言热情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

(2)×××同学围绕家庭电器的发展,以点代面地向我们述说了由六七十年代的收音机至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到九下年代的全套音响的“家电三部曲”,自始至终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为避免班会形式的单调,还请×××的母亲以录音的形式谈她在六七十年代的学习、生活情况,由那时的红卫兵参加“深挖洞广积粮”到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

(4)×××同学从他母亲的十七岁的故事谈起,以“吃”为中心话题,谈两代人对“民以食为天”的不同中见解和体会。

(5)×××的父亲,以个人经历(农民、军人、企业领导)为基点,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画卷。言谈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迁让我们感触颇深。最后他以家长身份向同学们提出希望。

3.班主任总结:这个总结既是班会的高潮,也是班人的结尾,又是对这次班会的总结,我的发言紧扣主题,以赞颂改革开放为核心,以追忆历史、展望未来为主线,将历史、未来和目前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广大同学提出倡议。

最后,全体起立,齐唱“走进新时代”。主题班会在同学们嘹亮的歌声中,由两位主持人宣布“到此结束”。

4.活动后的思考

主题班会的教育主题与内容,要贯穿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主题班会的主题和活动过程只是平时思想品德教育的高潮和总结,而决不是结束。

活动内容:3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本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祖国——我们成长的摇篮”,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激励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4

1、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多少周年?

a、30     b、40     c、50     d、60

2、 包括日本数名地方议员在内的10名日本人在哪一天登上钓鱼岛,并将日本国旗绑在岛上的灯台上?

a、4月16日      b、7月24日  c、8月19日      d、9月2日

3、 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钓鱼岛的文献记录出现在那个朝代?

a、宋         b、元        c、明        d、清

4、 日本东京都调查团25人乘坐包船,在钓鱼岛海域展开非法调查的日期是哪一天?

a、4月16日    b、7月24日   c、8月19日    d、9月2日

5、 9月11日,以下哪座城市的民众状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对城市大轰炸负责?

a、北京       b、重庆       c、南京       d、上海

6、 钓鱼岛的地理坐标(经纬度)是多少?

a、北纬25度45分东经123度33分

b、北纬23度45分东经123度33分

c、北纬25度45分东经113度33分

d、北纬15度45分东经129度33分

7、 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有着另外一个称谓,该称谓是什么?

a、鱼钓岛        b、钓鱼台        c、尖阁诸岛

8、 钓鱼岛之所以会引起巨大的争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a、石油资源             b、深海锰结核  c、便利的航海条件       d、风光秀丽

9、 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哪里?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使琉球录》         d、《顺风相送》

10、日本政府正式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是哪一天?

a、4月16日       b、7月24日     c、8月19日       d、9月2日

11、 日本政府打算出资多少“购买”钓鱼岛?

a、20亿日元       b、亿日元   c、25亿日元       d、亿日元

12、 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a、1949年      b、1956年       c、1972年      d、1978年

13、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为了维护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局,以下哪位领导人提出了“暂时搁置钓鱼岛争议”的主张?

a、周恩来      b、邓小平     c、华国锋      d、叶剑英

14、 近日,因为钓鱼岛问题而拒绝赴日本参加电影《生化危机5》宣传的中国演员是以下哪一位?

a、范冰冰      b、李冰冰      c、白冰

15、 日本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是哪一天?

a、4月16日       b、7月24日     c、8月19日       d、9月2日

16、 前段时间,香港保钓船7名成员登上钓鱼岛,具体日期是那一天?

a、7月7日       b、8月15日       c、9月10日

17、 最早提出“购买钓鱼岛”口号的日本政客是谁?

a、日本首相野田佳彦        b、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三、 迷你辩论会

1、

谈谈今日身边的爱国行为――回顾该事件昆山游行

指出该游行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同时强调期间很多行为是不理性的。

2、

班级辩论――是否应该抵制日货?

采取自由辩论的形式,班级分成两部分――正方:应该抵制日货;反方:不应该抵制日货。

四、 朗诵 & 萨克斯独奏 (同时配以军训视频)

在朗诵和演奏的同时,播放军训的视频,回顾那时候的欢笑与汗水。

五、 作为高中生,我们该如何表达爱国之情?

强调理性爱国,结束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5

一、活动构想:

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学校工作的每一阶段,都有着特定的中心任务和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整个社会的中心任务和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也是我们组织这次主题班会的立足点。

这次班会主题要明确、思想要性强,并具有时代气息。因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集体主义和创造精神应是这次班会的灵魂,在活动中,提倡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要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二、活动主题:昨天、今天、明天

三、活动形式:演讲、畅谈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安排好活动分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准备好器材,训练好技能,布置好场地。

2、落实:让每位学生找出符合本次主题的新旧照片,在照片下标上标题。让电教室培养一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全套设备的学生,负责音响。由几位班干部负责布置教室,营造一种浓烈氛围。

选择一位有播音经历的学生家长事先按要求录音。选择三位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通过一幅幅照片以今昔对比方式阐释自己家庭的变化。选择一位善于讲话的学生家长,结合他的经历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革。

3、彩排:这是为社次活动能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台上“演员”感觉气氛,熟悉“台词”,台下观众可以根据演出情况,出谋划策,各抒已见。

五、活动过程:

1.__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回荡在教室中,主持人随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向我们展示邓小平画像,宣布主题班会的开始。

2、学生、家长穿插发言,畅谈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1)首先发言的是_同学。她来自农村,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的家机站,给全村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勃勃生机。她的发言热情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

(2)_同学围绕家庭电器的发展,以点代面地向我们述说了由六七十年代的收音机至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到九下年代的全套音响的“家电三部曲”,自始至终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为避免班会形式的单调,还请_的母亲以录音的形式谈她在六七十年代的学习、生活情况,由那时的红卫兵参加“深挖洞广积粮”到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

(4)_同学从他母亲的十七岁的故事谈起,。.。

20 2326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