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通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一篇】

高三历史组

教学目标 :(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制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

教具:《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永安封王表》、《全盛时期军事斗争简表》

课前提示:(1)阅读教材;(2)通过《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掌握太平天国重要的军事活动;(3)正确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进步作用和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 :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民族矛盾。

3、自然灾害严重。1846至1850年,两广水灾、旱灾、虫灾不断。(直接原因)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特点:受《劝世良言》的启发,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把基督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将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

(2)主要理论著:《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共同分析“洪秀全的思想跟《劝世良言》有哪些本质区别?”

2、传教和发动群众  其最早的信徒冯云山(洪的同学)在广西紫荆山组织拜上帝会,逐步形成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六人的领导核心,至1850年,桂平等10多个县建立拜上帝会,成员超1万。

3、  金田起义:1851年初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洪秀全东乡称天王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其历史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建立农民阶级自己的政权。

(1)整顿军纪  (2)清除奸细  (3)分封诸王(P20)《永安封王表》

——其历史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建立农民阶级自己的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

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复述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重大事件。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它?

(1)主要内容:

A、土地的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土地的分配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的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爱私,物物归上至”

产品的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评价:A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中的“均田”等平均主义的思想,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要求,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志。

C、无法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客观上,处于紧张的军事斗争中,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来推行经济改革方案;主观上,当时的社会生产是在个体劳动和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如果采取绝对平均的方式,废除私有制,取消商品流通,势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亦无法调动;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私有制存在的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2、军事斗争:太平军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当前形势:要推翻清、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必须西征;要断绝财源,必须东征

(2) 出示《全盛时期军事斗争简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填表:

名称 目的 时间 领导人 结果及意义

北伐

西征

东征

A、 北伐的失利:

时间:1853——1855;目的:推翻清;领导人: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原因:A、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不足;B、未能发动当地群众予以支持;C、面临北方严冬的恶劣条件;D、清军的围攻。

意义:A、深入清统治中心地区,成摄敌人;B、为西征和东征创造条件;C表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

B、 西征的胜利:

时间:1853——1855          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主要人物:赖汉英、石达开

结果:攻克安庆、九江、武汉重镇 ,鄱阳湖大败湘军

C、 东征的胜利:

时间:1856      目的:断清财源,充实自己

人物: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两破大营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的社会危机。洪秀全顺应历史潮流,创立拜上帝会,发动了反清的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军顺利进军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也存在违背社会规律的空想性。太平军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东征,打击了清王朝,巩固和扩展了革命实力。太平天国进入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思考题:马克思在1853年写的《中国和欧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余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段引文中所说的“汇成强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斗争事件?为什么说:“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是“英国的大炮”?试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太平天国运动【第二篇】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包括教案,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获得成功体验。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与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它既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同时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上一课题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了近代民族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史料阅读分析与问题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2、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四、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2、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2)、比较归纳法

4、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进行导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太平天国运动雄浑气势,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2、学习新课: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任务一:《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区别

产生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联系

任务二、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的农民运动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项目

以往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起义背景

治国方案

担负任务

失败原因

所属范畴

合作学习: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各组选派代表就课前预习的结果进行阐述,教师进行总结,指明重难点。

探究一、展示史料(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嘉庆皇帝时),权臣腐败,民不堪其苦,遂乱机四发。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增加了330多万两。

读史感悟:

①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② 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多重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自学掌握

主要内容:土地分配问题;产品分配问题;建立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有何影响?它有什么积极意义?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并整理答案

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组织学生模拟太平天国时期的圣库制度---带领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分析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探究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读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图,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图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简要介绍即可)

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探究四:《资政新篇》(学生对内容自学掌握,着重于对《资政新篇》特点的分析和与《天朝田亩制度》的对比)

①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目的是什么?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学生自学掌握

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  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②从内容上看,《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没有真正实行?与《天朝田亩制度》对比分析其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原因:缺乏实现这一纲领的社会条件,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探究五: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引导学生纵观全文,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课堂总结

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教师概述本节内容,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学习延伸: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运动,但却具有新时代的特点,新在哪里?(与课前预习内容相穿插)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将教师的宏观指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互动,且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将学习历史知识与增强文学素养紧密相连。本课的教学设计直观性强、以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应该达到很好的效果。

太平天国运动【第三篇】

课标要求:了解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复习内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天国的悲剧

复习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复习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

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_________和_______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

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1)原因

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

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

(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总理朝政。

(2)开展防御战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合作探究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xx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问题: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1.

2.

3.

材料四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问题: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依据“预习梳理”,整理运动的经过(要简单几句话说明)。

阶段 历史事件

兴起

发展

全盛

转折

挽救危局

失败

2.天京变乱

材料一  天王府图片

材料二  1851年金田起义时,洪秀全已有姬妾十五六人,突围永安时“娘娘”增至36位。当上天王时设立三宫六院,老婆有88个。在穿戴装饰上。洪秀全追求华丽奢侈之风,其衣服的金纽扣和八斤重的黄冠堪称无价之宝。

材料三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腐化与内讧问题,那么,内讧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农民战争中能否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提示: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入手。)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天朝田亩制度》

问题:结合课文和材料,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

土地分配

产品分配

(2)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上的什么要求?

(3)这项制度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4)据以上,应该如何认识这一革命纲领?

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

2.《资政新篇》

设问1:结合课文内容,说明《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再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设问2:结合课文内容,从内容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

进步性:

空想性: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原因

设问:为什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早起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到最后却失败了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失败原因结合天京变乱、北伐斗争以及后期防御战中的力量对比来考虑;启示结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特点?连线完成

起义时代新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治国方案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担负任务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失败原因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所属范围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知识检测:

1.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

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     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2.下列关于定都天京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b.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c.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d.标志着太平天国转折点

3.《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洪仁干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分析洪仁干的主张是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5.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6.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7.“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10.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    )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太平天国运动【第四篇】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在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努力下,拜上帝教组织日益扩大。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义军称太平军。不久,太平军攻占永安,初步建立了政权。后来,太平军攻克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推翻清朝的统治,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接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传教活动;金日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的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2.思想教育:①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②《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为什么行不通?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金日起义和《天朝田亩制度》。

②难点: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为什么是行不通的。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学生答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然后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板书)

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板书)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继续对中国进行疯狂的掠夺。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的军费开支,竭力进行搜刮,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此,各地起义此伏彼起。从1840年到1850年的十年间,全国发生了100多次农民起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洪秀全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2.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介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大字和小字,并落实相应的知识要点。然后,继续讲)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广西传教。沿途的情况使他们认识到,光凭外国的上帝是难以打动中国的老百姓的。于是,他们俩决定分头进行活动。1844年11月,冯云山来到桂平县紫荆山区传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介绍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活动的大字和小字人洪秀全离开广西后,回到老家,先后写了《原道救世歌》等重要文献,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1847年,洪秀全也来到紫荆山区,与冯云山共同开展革命活动。拜上帝教的影响越来越大。经过长期酝酿,以洪秀全为首的拜上帝教领导核心形成。其成员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

正当拜上帝教组织日益扩大的时候,广西连年灾荒,起义烈火燃遍各地。洪秀全预感到革命高潮已经来临,就命令各地拜上帝教会员到金田村集中,准备起义。

3.金田起义(1851年 1月 11日)(板书)

1850年农历腊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7岁生日。冯云山、杨秀清等人率领着全体拜上帝教会员来给洪秀全祝寿。洪秀全接受祝贺后,接原计划让全体会员到金田村的韦氏宗祠门前集合。

(出示《天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结合该图和教材《金田起义》插图讲)在金田村韦氏宗祠的门前,一队队战士手执大刀长矛,男女分营排列,虽不十分整齐,可个个精神抖擞。在一片欢呼声中,洪秀全登上韦氏宗祠门前的高台,昂然站立在黄绸大旗下。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站在他的两边。洪秀全举起右手,庄严地宣布:“今天拜上帝会正式起义了!我们要推翻腐败的朝廷,让天下的穷人都过上太平的日子。我们的国号就叫太平天国,我们威如猛虎的雄兵就叫太平军。”顿时,四周的太平军战士爆发出了“杀妖”的呐喊,这声音震撼了紫荆山麓。

4.永安建制(板书)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称天王。后来,太平军攻占永安(指图)。在此,洪秀全制订了官制。(指导学生看教材介绍永安建制的内容和意义)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板书)

l.胜利进军与定都天京(板书)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继续北上。在进攻全州时,冯云山不幸受伤,至蓑衣渡时牺牲。在攻打长沙时,(指图)萧朝贵也不幸殉难。由于长沙久攻不下,太平军绕道北上。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了武昌。(指图)、一路上,他们杀贪官恶霸,焚烧官府衙门、田契、债券,把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因此,沿途的农民纷纷加人太平军。太平军人数迅速发展到50多万人。

(结合《太平天国形势图》和《太平军挺进南京》插图讲)1853年2月,太平军分水陆两路,顺江东下,向南京挺进。陆路由胡以晃等率领,水路由杨秀清等指挥。江岸上战鼓咚咚、马蹄得得;江面上风帆旌旗乘风破浪、奋勇向前。沿途清军闻风丧胆,一触即溃。大平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很快兵临南京城下。

在攻打南京城的日子里,附近人民给太平军以极大的帮助。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人们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为太平军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慰劳品。在人民的支持下,太平军经过12天的激战,攻克了南京。他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

(提问)太平军从永安北上,不到一年就打到南京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太平军的政策、纪律;人民的支持;清军的腐败无能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

2.《天朝田亩制度》(板书)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指导学生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然后指出)这个制度规定:将土地按产量分为好坏九个等级,好田、坏田互相搭配,不分男女,凡16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均等地得到一份土地,15岁以下者减半。在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基础上,这个制度还规定:农民的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需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谷物。(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关于太平天国钱币的插图,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所引用的《天朝田亩制度》的部分原文)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个农民,都能在分散的小农基础上,永远保持一份平均财产,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组织学生讨论: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然后教师指出)我们在评价一个制度或政策时,应从它实施的目的和内容,看它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具有哪些积极作用或意义;有什么局限或不足等方面进行考虑。《天朝田亩制》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历史上农民战争中曾提出“均贫富”、“均田”等主张和口号,但是像太平天国这样提出如此具体而完备的解决土地方案,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使得农民的斗争目标更加具体明确,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夺取土地的斗争。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为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然后教师指出)第一、当时太平天国尚处在清军的围攻之中,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军事上打退敌人的围攻,不具备开展如此细致工作的条件。第二、《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也是不够完善的。如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级,才算绝对合理;它规。定按现有人口分田的办法,却未考虑到死后还田的办法等。第三、如果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使每家农民都绝对平均地保有一份土地,每年收获所得又只能留下仅够维持生活的份额,那么,农民拿什么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又如何向前发展呢?另外,这样做也必然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合理现象,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指导学生看教材介绍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的内容,然后教师指出)这是广大妇女投身革命、英勇战斗所获得的成果,也是太平天国保护妇女、提高妇女地位的措施。1954年在浙江绍兴发现了两张称作“合挥”的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指导学生看教材的有关插图)。这足以证明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执行的。那些提高了社会地位、摆脱了买卖婚姻枷锁、摒弃了缠足恶俗的妇女,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了太平天国的土地上。(指导学生看《太平天国妇女服饰》插图)

三、北伐和西征(板书)

1.太平军的北伐(板书)

(在投影幕上出示:①简答太平军北伐的时间、目的、领导者、进军路线。②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文字和插图后,作出回答。)

2.太平军的西征(板书)

(结合《太平天国形势图》讲)在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为了巩固天京,控制长江中游,举行西征。西征军一路杀敌,很快就攻占了安庆、湖口、武昌等地。在进军湖南时,他们和曾国藩的湘军交上了手。(指导学生看教材介绍曾国藩组建湘军的内容后,指出)曾国藩率湘军攻打驻在长沙的太平军,被太平军打得大败。后来,湘军进行疯狂反扑,西征军连连失利。

在西征受挫的危急关头,杨秀清立即派石达开主持西征军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介绍湖口大捷的文字和插图。然后指出)湖口大捷后,西征军重新攻占武昌;又占领江西50多个州县城。太平天国进人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小结)(利用课前提示小结全课内容,指出要求学生记住的年代、地点、人名、词语)

太平天国运动【第五篇】

教材内容: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农民起义风气云涌。洪秀全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民间的宗教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从1851年初洪秀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并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势,不久天京陷落,中国历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虽然失败但意义深远。本节课即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纲领、意义及教训。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教材并不太了解,所以首先要注重知识梳理和本节课的框架结构的构建,依据教学大纲和历史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突破的教学重点是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着力解决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  导入本课

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革命任务和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的是什么运动?为什么?

答是太平天国运动。因为这场运动担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总结过度对,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但是它兴起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赋予它特殊的使命——反侵略反封建,它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这节课我们去深入学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2.目标导航

用CAT课件演示下表: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体会”,教师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的具体指向。

了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的原因及过程。

理解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体会

.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3.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首先从宏观上对课本有个大致了解,并构建知识结构,再提炼要点,快速记住主要历史事件。在学生快速阅读和记忆的基础上,用谈话方式解决并用课件演示出问题及答案要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主观原因: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设问: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答:鸦片战争后,一方面,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西方基督教传到中国洪秀全深受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

探究: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拜上帝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清朝统治。

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

关系:是一种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它根本不同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

说明: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平等的思想,是洪秀全号召人民群众参加反清斗争的理论武器。但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是科学的革命理论,不可能引导农民革命走向成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引导学生看“太平天国形势图”,教师并给予适当的解读:要求准确记住金田(起义地点)、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天京(正式建立政权)的位置;掌握拜上帝教活动的地区和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

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清政府就急于定都天京是否正确?

要点:肯定说:南京是江南重镇,六朝古都,南京附近的东南一带,又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是清朝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地。因此,定都天京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给清朝封建统治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对各地人民反清起义是一个极大鼓舞和推动。同时,有了比较稳定的后方,避免了以往农民战争中常见的流寇主义现象。

否定说:过早建都,助长了起义队伍内部封建等级思想、保守思想、享乐思想的滋长,为后来天京变乱埋下了祸根;匆忙建都,同时进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导致北伐失败,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最终陷入被动并很快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的全盛

设问: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

答形势: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

措施:为了巩固政权,*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

结果:①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北方的统治。

②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③天京突围的战斗,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用多媒体投放图表(一)让学生填表

投放图表(一)

措   施

目      的

时  间

将  领

意         义

北   伐

西   征

东   征

过度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在1856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全盛的时候,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即将来临,这就是天京内讧,使太平天国运动的由胜转衰。

3.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和失败

(1)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

①.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

(教师简述并投影)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

②天京变乱的经过:

(教师简述天京变乱的经过,让学生简单了解,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

③天京变乱的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过度(教师简单的陈述并用多媒体投出)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指挥军事防御A.再破江北大营 , B.三河镇大捷 C.再破江南大营D.李秀成;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E.安庆陷落与陈玉成就义。1864年天京失守,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①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②原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③教训: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投影图表(二)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          ↓    ↓     ↓                  ↓              ↓        ↓

兴起        ↓   发展    ↓                 全盛            转折       失败

↑          ↓    ↗↖   ↓                  ↑              ↑         ↑

建国号   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元气大伤   政权覆亡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前期)与《资政新篇》(后期)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1)根源:设问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受双重压迫,土地高度集中,是产生的社会根源;明末农民起义已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是产生的历史根源;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自身局限是其阶级根源;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是根本因素

(2)内容:

设问:《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答以土地问题为核心。(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过度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分配方式又是怎样的。

①     土地分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探究这里“天下田”是谁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要求?从中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答“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要求:反映了农民阶级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的迫切要求。

认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过渡:(教师简述)《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②产品分配问题: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能否实现呢?

(3)评价: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

教法探讨: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问题一: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征是?(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

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问题三:中国历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过渡: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⑴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问题四:《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它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问题五:《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绝对平均主义)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为什么?(超越了人民的觉悟)

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过渡: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

2.《资政新篇》(1859)

设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2)、内容:①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突破了封建专制政体)

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否定重农抑商政策)

③文教: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文明生活方式

④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设问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

答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先进阶级)这是根本原因,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评价:

(教师要求学生把《资政新篇》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分析它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进步性:这一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教师点明洪仁玕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也不代表农民阶级)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

局限性:它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因而未能在农民群众中引起广泛影响;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加之残酷的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施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4)比较《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

第一,二者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是互相矛盾的。《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实际上主张发展私有制。

第二,提出的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定都天京后不久,太平天国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在天京变乱后,处于衰弱时期。

第三,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实践的产物,而是洪仁玕接触西方文化后的设想,不具备实施的社会条件。

第四,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未能付诸实行。

从上面的比较可看出,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理想,比起“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由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的轨迹。

四、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探究: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怎样的新的时代特征。

答。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到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都受到西方影响。

(3)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农民战争的峰

(4)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5)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4.探讨作业

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推动历史前进的爱国运动,洪秀全作为正面人物和农民革命家应予以肯定;另一种意见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认为洪秀全是一个“灾星”、“邪教主”、“暴君”。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洪秀全在历究竟起过什么作用?

思路对于前一种观点教材中多有介绍;对于后一种观点,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来加以解释。对洪秀全的错误,我们应当正视,但要从当时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苛求于前人。神化洪秀全固然是不对的,但鬼化洪秀全更加荒唐。因为那种把他贬斥为“邪教主”、“魔鬼”来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既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也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洪秀全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结论。

18 1231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