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学反思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包身工教学反思范例【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一篇】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满满当当地**一次两节连堂课,感觉那真叫一个累。之前听有的老师说《大堰河》的时候**一次两节连堂,上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开始头晕眼花,思维混乱,表示深切地同情,在自己上完这次两节连堂后,我只想说,对上四节连堂的***表示真挚的敬意和真切的问候!在《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李老师全程听完了整个教学过程,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首先,李老师肯定了我对课文的解读和一个月的实习以来我在教学方面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了几点仍需改进的地方:

1、板书。板书太过随意、太乱。我总喜欢在黑板上写写划划,有时候提到一个词或者想到一句什么话总爱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字。虽然写板书是对学生的一个提示,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思考的时间,但过多过乱的板书也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同时,由于黑板版面有限,不停地擦去之前的板书,这在课堂上也是不应该的。

2、语调。语调过于平淡,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整堂课就用一个语调,很难吸引学生的***,学生容易疲惫、走神。语调的调节这个问题是一个慢慢摸索,逐步改善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地提醒自己去摸索,去探究。

3、课堂结构。虽然说对整篇文章的解读比较到位,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教学结构还应有更清晰更直观的布局。我的整个教学流程是边感知文章内容,边分析文章中的一些典型句子和修辞手法,这样的设计内容显得杂糅。如果能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再逐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这样可能调理更清晰、明朗一些,也更能给人一种整体感。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层次,有结构。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二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的理解是:有法,关注教什么的问题;无定法,侧重于怎么教的问题。对比十多年前使用人教版(32K本)教科书和今天新课标下再教《包身工》,我总结反思如下:

《包身工》是著名剧作家夏衍1935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主要反映当时东洋纱厂一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乡下女孩的悲惨的生活和劳动状况,是我国报告文学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题材有感性的认识之外,还要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包身工的悲惨的境况,学习作者的选材以及文章的结构、写法方面的特色,并延伸拓展,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教学难点是文章篇幅很长,仅阅读一遍就需半节课的时间,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出头绪,且教学时间受限,须在两个课时内结束。我认为这节课要想按时完成以**务,必须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引,以学生为中心,分版块分组讨论。事实证明,收效不错。我认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是:

1、课前预习:给“包身工”下个定义,以此初步感知文章核心内容。

2、第一版块:感知内容,把握主题,体会结构的严谨和巧妙。

有效**:

(1)如果你是夏衍,你在选材时会涉及“包身工”的哪些方面?

(由此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大体内容。)

(2)面对两个多月来收集的资料,如果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看看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教师提示方法:找课文中标示线索的词句)。

(由此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场景,梳理全文的结构提纲,提纲挈领,把握文章主题,突破教学难点,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你认为我们呈现的板书已经包含了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吗?认真阅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另一条副线。(此问题未及展开,留作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中背景资料的'作用及本文主、副线向并行的巧妙结构。)

这三个问题,均以学生**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气氛活跃,教师对把握课文线索的方法点拨使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思路。普通班的学生更是受到鼓舞,讨论热烈,很有效果。

这节课,没有繁琐的**,没有细致地分析,但学生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特色。可以说实现了短时高效,并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反思成功原因,应当是教师自己吃透了教材,紧扣文本特点,用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从而删繁就简,上出欣慰的感觉来。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三篇】

一、“言论库”中的视角转化与议论文考点的观照

从2002年3月始,我就着手从《人民日报》“言论库”中的“社论”、“评论员”、“人民时评”、“人民论坛”、“今日谈”、“国际论坛”、“望海楼”、“国际随笔”、“文艺点评”、“新语”等栏目,选择适合学生写作的素材油印给学生。一周4篇,一月下来有16篇。10年来,累计油印“言论库”文章达1280篇之多,这可是一座丰富的写作资源库,三届毕业生的心路历程足以滋养其中。“语文的学习,尤其在青年时代,应当和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的对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②写作教学中,我触摸“言论库”中“思辨”的温度,融入独特视角转化,铸就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语言风骨。

高中阶段,一年级主要训练记叙文,二年级主要练习议论文。对于议论文写作,最初的感性认识应该始于高一,高二应是理性认知与实践,之后便是灵活驾驭时期,即通过写作练习,深层次地领略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教学大纲》特意指出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有深意的。”③学生因拥有众多文章的积累,因其文化积淀、观察视角、思维方式、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触及到生活的本质,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2012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写作”的高考考纲发展等级规定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围绕这些标准,我在作文教学中适当地于“言论库”视角转化能力中,渗透文本素材积累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知晓高考考纲要求,能力、考点观照其中,触摸“思辨”的温度,真正达到思辨能力与紧扣文本能力相统一的目的。

二、触摸“思辨”温度与文本回扣的力量

辩证性的力量在作者视野里凝固,触摸辩证温度,让其力量化为一种无形的文字诉说,阐明事物间内在的关系。“思辨,思考、辨析之谓也,即所谓立体的思维,求异的思维。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太多一些平面思维谋求定向求同了,而这往往是对新意的窒息。思辨,讲的就是作文中的思维方法——辩证法,即辩证地看待问题。”④

如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片断:

事实上,辞章问题虽然是个形式问题,却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丰富多采,往往就是思想的丰富多采的反映。一个思想僵化、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写得出生动活泼、严密周到的文章来。因此,不从训练自己的思想着手来加强辞章修养,将很难有大的效果。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使文章形式作到准确而优美,那也会有助于我们头脑日趋精密和活泼。

这段文字阐明了辞章修养与思想作风的关系。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所以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反映,思想作风决定语言形式,因此,加强辞章修养必先训练思想。另一方面,讲辞章也可以使思想受到锻炼,这是辞章对思想的反作用。

本段文字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让意义相关的词语前后呼应,紧密勾连。“思想僵化”与“生动活泼”,“粗枝大叶”与“严密周到”分别构成反义相关,强调了思想作风对辞章的决定意义。“准确”和“精密”,“优美”和“活泼”分别构成同义相关,强调了讲究辞章对训练思想的促进作用。这样行文,不但加强了因果联系,使文意鲜明突出,而且通过词语的连缀,使文脉清晰,文章富有整体感。

如学生作文《倾国之恋》片断: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叛军打着“红颜祸国”的旗帜,欲改朝换代,置我于死地。你,为证明自身清白,为让我苟活于世,为唐朝的千秋基业,含恨而赴黄泉路。也许,周幽王峰火戏诸侯,以博美人一笑,为的是灵魂自身的演绎。也许,凤凰浴火重生,为的是蜕变自己,重获新生。多想自己也会在这场华美的过程中忧伤地谢幕。

然而,我终究逃脱不掉封建枷锁的束缚;终究赎不回内心深处的灵魂;终究不能是你最坚实的依靠。但是,我们拥有一份无与伦比的爱恋,为此,我们付出热血,甚至生命。寻找的只是心灵的安处和爱的存在。“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两段文字紧扣“含恨”、“灵魂”、“爱恋”等字眼,真实地展现了《长恨歌》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文字自诉的生命于无形处呈现。毋庸讳言,辩证的余温流动其间,表述了人世间真挚的倾国之恋。学生感悟生活,激扬文字,真正彰显了语言特质。

文化精粹和以意逆志共存,融事物的透彻性、逻辑性为一体,触摸其概念的温度,真正辨析概念、剖析问题,进而达到丰富写作材料的意旨。

如鲁迅《拿来主义》片断: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这两小段文字除去前文已经解释过的“送去”之外,还涉及了“抛来”、“抛给”、“送来”、“拿来”这四个概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惜墨如金,并没有对这些概念作具体的分辨,但从文章里作出的判断中,我们可以看到思辨的过程。“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⑤

一味“送去”当然是卖国行径,前文已有论述。而帝国主义向我们兜售的剩余产品呢?这不能叫做“抛来”,“抛来”没有“奖赏”的意思,所以是“误解”。实质上是“抛给”的,是主子“赏给”奴才的。“抛给”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国民党政府的奴才嘴脸。说成“送来”,不过是为了“照顾”奴才的体面,是一种讽刺。鲁迅先生主张“拿来”,“拿来”与“送来”,即“抛给”,有本质的不同。“送来”是不平等的、不自主的,而“拿来”,则是独立自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这样的辨析岂止为了明确概念、确定文意?实在是通过概念的辨析来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用心和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罪行。

如学生作文《环境与成才》片断:

身处顺境,因而贪图安逸,玩物丧志,古今中外不乏其例。然而,只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则顺境正是登山的索道,航海的风帆。身处逆境,如果矢志不渝,则逆境正可以成为反激的力量,催人发愤图强,有所成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太史公所言极是。但是被逆境压垮的又岂在少数?所以,环境与成才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人的主观意志才是成才与否的决定因素。

本片断只有五句话。前四句对“环境与成才”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全部涵盖了这一范畴里的四种情况,在重点处安排了一些比喻和引文;最后一句是通过剖析问题而得出的结论。论述这一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行文思路和方式,但剖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剖析结果是不会改变的。

进一步想,如果要就此题目写1篇论证详尽的议论文,那么本文末句正可以作为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前四句可以作为分论点,这篇议论文的框架就形成了。只须确定角度,安排重点,添加血肉即可成文。

真实地展现人物生存空间,把握其事物的准确性,触摸其准确的温度,认真分析事理,获得思想的澄清与反思。

如夏衍《包身工》片断:

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以后,尤其是四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日本厂家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他们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日本厂家突然增加对包身工的雇用,当然是有原因的。“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⑥本文指出了这一变化的背景,即两个事件。日本内外棉纱厂的工人罢工虽遭镇压,但它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一·二八”战争则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同主义侵略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所以日本厂家大量雇用来自农村,年龄尚小,又被带工老板严密控制的没有“结合力”、不会反抗的包身工。

两个事件就是日本厂家对包身工的需要大量增加的社会根源。分析了这样的社会根源,也就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所谓“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侵略和剥削实质,暴露了他们狡诈凶残的面目。

能针对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触摸其创新的温度,在拥有鲜活材料的同时,培养写作精巧构思的能力,形成一种反驳的论辩思维。

“高考命题对学生的心灵建构、学养陶铸、智慧养成是具有导向性的。从现状看,大量的命题是脱离高中生实际的,呈现‘低幼化’倾向。”⑦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生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如学生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片断:

有人很推崇“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这句话,并举了毛泽东的胸怀大志、终成大业的例子来证明。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毛泽东少有大志,终成大业是事实,但这恰恰否定了“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的说法。毛泽东从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但他并没有因此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没有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博览马列主义著作,汲取知识的精华,就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深入工人群众,同劳工群众打成一片,就不能联系实际,走上革命道路。这时,他做的都是小事,却为日后惊天动地的壮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本片断抓住“从小事做起”这一突破口,集中笔力驳论据。所列举的实例,证明毛泽东不但胸怀大志,而且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小事”,而且论述了“小事”对于“大业”的基础作用,力求通过推翻敌论据来攻破敌论点。这种反驳的思路也是正确的。只是对“小事”的概念还会有争议,学习马列著作、深入工农群众是不是“小事”?它同“扫一屋”这样的“小事”性质是否一样?身边生活“小事”是不能回避的,不然,又会造成漏洞。实际上,认真做好身边小事,对于成就大业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提升“言论库”中视角转化的能力,融入议论文写作的思辨视角,触摸其文字的辩证性、透彻性、逻辑性、准确性等温度特质,熏染的力量彰显得愈发明晰。“更重要的是,从言语生命欲求和言语生命意识的呈现来说,在诸多语文能力中,写作最具在言语上自我实现的功能,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⑧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时只有融入思辨视角,才会让议论文的语言更为灵动、活跃。

“一次写作活动不只写1篇作文,它是由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构成的,以写作为主,听、读、说、写多种活动相辅相成。”⑨触摸思辨温度的同时,我们始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必须考虑绝大多数人的需要。而注意实际应用,力图用准确、平实、经济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正是绝大多数人的需要。”⑩这才是我们触摸思辨的要旨。遵此下去,不断锤炼学生议论文的思辨能力,最终会转化为他们写作中强大的潜质,丰赡智慧,惠泽终身。

————————

注释:

①倪文锦:《高考语文测试研究》,《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69—170页。

②[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语文教学法》,《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7页。

③庄文中:《构建语文教育的立交桥:庄文中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59页。

④史绍典:《语文永远是语文:史绍典自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88页。

⑤⑥毛泽东:《实践论》(第一卷)《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卷),《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85、798页。

⑦潘新和:《写作命题的六大理念》,《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51页。

⑧⑨潘新和:《读、写新观念:写作高于阅读》《写作:养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30、1162页。

⑩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374—375页。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四篇】

关键词 观察 积累 体验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随意性及无序性的倾向,缺少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关注,写作没有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需要。众所周知,学生其实并不缺少生活的过程,只是缺少对生活深入的体验及真切的感悟以及发现和表现生活的能力;目前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往往让学生处于“读范文――仿写”的封闭怪圈,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与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相隔离。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案例,从观察生活、感受与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和艺术的表现生活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当前写作教学窘境的建议。

观察作为写作教学的导入契机和信息化的手段,它所输入的信息量大小和优劣,直接影响着写作的质量。正如人们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树立生活过程中的观察意识,观察生活的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观察对象。因为确定了观察的对象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如观察植物,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植物种类、名称,请教教师或者自己查询关于这种植物的观察方法,这些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细致,准确。

(2)与观察对象尽可能多的接触,多角度、多层面了解观察对象。事物一般具有多个维度,如观察景物,可以有定点观察与动点观察。就定点观察来说,可以有仰视、俯视、平视、侧视等。就动点观察而言,可以有远视、近视等。还可以有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我的空中楼阁》就是在不断的移动变化中对静立的小屋进行观察描写:作者立足山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写山色和小屋的互相点缀;立足屋内,俯仰顾盼之间从多个方面抒写景物的变化,从而突出小屋小巧轻灵的特点。

(3)记下观察对象的变化。例如对人的观察,确定观察对象后,要尽可能与观察对象接触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注意观察条件、观察由背景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例如老作家夏衍为了写作《包身工》,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实地反复观察包身工的生活,才比较详尽地了解包身工繁重的劳动和非人的生活状态。

(4)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整体把握,务必找到观察对象与同类事物不同的特征,即构成“它”的外在或内在的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可以让学生用日记、评论、反思、辩论、随笔、札记等方式,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写自己的发现、愿望和观点;记录头脑蹦出来的新鲜事、瞬间闪现的奇思妙想,这样不断刺激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感受与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作文教学中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尝试着打破作文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旧模式,要鼓励所有学生走出课堂,多角度地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所有事物,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我,去不断的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积累自然生活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入到大自然中,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灵性,储备创新的素材,如鸟的叫声,瀑布飞流直下,流星划过夜空……都会触动孩子心灵,引发他们描写和思考的冲动。而不是在象牙塔中进行文字游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见常人所见,又见常人所未见;言常人所言,又言常人所未言。笔者曾在1篇文章中看到的一个教学案例:“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远处的小山连绵起伏,一片苍翠,山坡上的青松穿上了嫩绿的衣裳。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顽皮的和你捉迷藏,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柳枝也开始活动一下筋骨,伸伸懒腰打个呵欠,让和谐的春风把一冬天的疲惫都吹跑了。春姑娘这时也开始眷恋这美丽的小山,她用温润的嘴唇,亲吻着这一切,用梦呓般的喃喃絮语,唤醒了沉睡的一切,于是山开始滋润起来了,小草开始变青起来了,小河里的水也开始唱起歌来了,小燕子也穿着花衣从南方飞了过来了……”。多么美妙的大自然!

其实,平凡的素材只要写好了照样主旨深刻、感人肺腑,立足平淡的素材写出大作品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学会运用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和重中之重。如:A、什么是生活的面?请看:汽车上年轻的母亲逗着怀里的小宝宝,宝宝咿咿呀呀回应妈妈,母子俩的行为使整个车厢都弥漫起幸福的空气;公园里,一对老人默默地沿河散步,他们互相搀扶着,从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幸福,于是我们便不由自主地吟出:“幸福就如一对毫童老人默默地沿河散步,互相搀扶着走过漫长人生,不悔实践着当初‘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诺言”。

21 528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