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格式范例【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公文写作格式范例【最新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公文写作必备【第一篇】

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主要文种:

xxx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文种选择不当,混用文种,生造文种等。

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

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三)报告与总结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07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07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四)意见与建议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08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08年XX工作的意见”。

(五)通告与通知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的公文文种,是平行文、下行文,主送对象是确定的。“通知”在行政机关公文往来中使用较多,如会议通知、转发性通知等。转发性通知应注意标题臃肿的问题。

二、公文格式

(一)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比如:“绵阳市财政局文件”。

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没有文头纸的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的位置问题,平行文、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机关标识上空2行向下依次标识。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入,经常出现使用“()”或“”或“[]”。文件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三)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左右空格不对,使用字体不对。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四)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经常出现分行没有注意词意完整,比如“关于加强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在“专项”处分行,正确的分行应在“资金”后;使用字体字号错误,有的没有用2号字,有的没有用小标宋字;行距不对,有的距离过大,有的过小。

(五)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公文写作【第二篇】

俄国形式主义者们把人类的语言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虽然在词汇、语法上没有太大区别,表面看起来是一种语言,但它们实际上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实用语言只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的指向物,而对语言本身并无太多的注意。而文学语言不限于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施加暴力”后“反常化”了的语言。作者之所以要采取反常化的手段,是为了消除读者的习惯性,使读者不得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地去感受语言本身,从而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对此,著名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就是把对事物的感觉作为视象,而不是作为认知提供出来;艺术和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和予以其复杂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创造之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散文理论》,苏联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我们摘引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实用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是表现感觉的语言,那么实用语言是表达认知的语言。必须分清了这两种语言,写作中才不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写公文的荒唐现象。

二、规范性

公文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语言。在词汇上,公文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在造句上,公文语言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在修辞上,公文语言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诘等常规修辞格,而对夸张、通感、暗示等可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或曲折达意的修辞格一般不用。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不同读者在理解上能够趋向一致,不会因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规范性是公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和保障。

三、模式性

在公文写作中,沿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化语句和语词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公文用语甚至在关键之处必须使用。模式化语言对于别的文体来说可能是失败,而对于公文来说却是一种必需。

公文的体式就是模式化的,每一种体式在写作中都有固定的套路,在套路的实施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适宜这些套路的语言,沿用它们,方便、简洁、有效。如“特此函复”这一说法,如果换用别的语言来表达,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这样简炼明白。

机关公文写作【第三篇】

关键词:青年干部;机关公文;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47-02

DOI:/

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的一种文章体裁,是处理各种公务和个人事务的重要工具,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干部来说,写好机关公文是他们的一项基本功。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机关公文的写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青年干部写好机关公文的必要性

(一) 机关公文的主要特点

机关公文有很多非常突出的特点,如政治性、政策性强,具有权威性、约束性、程序性等。同时,机关公文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书写,要注重客观真实性,语言要简洁、清晰,叙述要直截了当,避免重复渲染。尤其要注意的是,机关公文有特定的阅读群体,要按照保密原则严格做好保密措施。

(二) 青年干部在机关公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青年干部在入职前后,虽然也接受了一定的培训,但是公文写作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工作所需,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1.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多青年干部虽然学习过公文的基本写作知识,但是却没有熟练掌握,导致在具体实践中屡屡出错,以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通知来说,有的人对其常规性写法不甚了解,不能在一句话中涵盖全部要素,有的人干脆就将其中的要点遗漏一二,既不严谨,也没有达到下发通知的目的。

2.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政治理论是机关公文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内容,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避免政治立场出现偏颇,才能在写作中思维清晰、言辞得力。由此可见,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青年干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些青年干部对此并不重视,没有全面地掌握或是不能及时更新理论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理论功底不强,在写作中不会用理论知识去理性思考、分析问题,理论指导的实践性不强。

3.对本职工作不熟悉。机关公文实用性非常强,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要求青年干部在写作的时候要准确表达、全面概括,但是有一些青年干部对本单位、本职工作情况熟悉程度不高,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很多方面没有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导致在机关公文写作中出现疏漏或是不准确。

4.缺乏丰富的写作经验。很多青年干部虽然对本职工作很熟悉,但是对工作思考的不多,没有注重写作方面技巧和经验的积累,搜肠刮肚地写出来,处处都是生拼硬凑的痕迹,或是不能贴合题意,或是主题不明确,或是内容有疏漏,或是文字不通顺、不简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是因为缺乏写作经验而造成的。

机关公文,是发挥机关职能作用的重要载。因此,青年干部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多方练习,切实提升机关公文的写作能力。

二、青年干部写好机关公文的具体策略

机关公文写作,需要我们开动大脑、遵循规律,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沉淀,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一) 加强学习,掌握机关公文基本写作常识

机关公文虽然属于实用文体,但有其自身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多阅读相关书籍,多学习。青年干部要加强自我学习,在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机关公文写作书籍,多看一些范文,准确地把握各种公文种类的写作要领。二是举办专门的培训讲座。可以将经验比较丰富的同志请来,定期开办专题讲座,传授一些常用公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青年干部经过这些培训,能够尽快地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三是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在日常实践中可以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写作比赛、文章征集等,让青年干部多参与,既能提高思想深度,又能提高写作技巧。

(二) 端正思想,熟悉本职工作

对于一些青年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懈怠是其写好机关公文的“拦路虎”。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其不产生错误的想法,具体要做好三点:一是认识到机关公文写作的重要性。青年干部要重视机关公文写作,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不能在思想上轻视。二是提高机关公文写作的主动性。青年干部或多或少都能接触到公文写作,必须要端正思想,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写作。三是熟悉本职工作。“紧跟形势、结合实际”是机关公文写作的关键。

(三) 精心思考,广泛收集材料

要想写好机关公文,首先要做的就是广泛地收集各种材料,静心思考,筛选出有用的材料,写出具有思想性的文章。具体到实践中,青年干部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素材,既要吃透上级文件和思想,也要了解基层部门的工作进展,深入调查各方面的情况,认真思考,保证写出的公文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四) 勤写苦练,提高个人素质

机关公文写作需要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磨炼出“大手笔”。因此,青年干部必须要勤写苦练,一次写一部分,或是每次多加修改,一回不行两回,慢慢地锤炼,不要怕失败、不要怕丢面子,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广泛涉猎,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以备写作中的不时之需。只有在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机关公文写作才能得心应手,写得越来越有水平。

总而言之,机关公文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升的过程,青年干部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钻研、探索,反复磨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华君。公文写作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办公室业务,2015(4).

公文写作函范文【第四篇】

①在一天半的学习中,各位讲师根据他们多年工作的经验,以及无数次在行政、企业授课的感悟,从实际操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写作经验和写作方法,应用大量的企业实践案例分析、企业公文写作实用模式,以课堂案例分析演练法、课堂提问法、相互讨论法、实际写作学习法等多种互动体验的方式,带给我们最具实用的公文写作培训体验。讲师们还介绍了常用公文的写作特性,公文的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规范文书的写作技巧,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

③通过学习掌握了写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写作规律。一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等,二要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在课上李科长举了很多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应用写作所站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

④鉴于行业的特殊性,xxx的讲师着重讲解了企业中常用公文的种类及用途。讲解了决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几种文种的特点及写作方法,特别是我们用得最多的请示与报告,就二者的区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指出了我们常犯的写作错误。还从个人的工作实践中挑选了几篇错误特例进行分析讲解,加深了我们学习的印象。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我们的确出现过这样的错误,通过学习使我们心境明朗,应验了那句老话“木不钻不透”,学用结合,根深蒂固,铭记心中从而使我们不断得以提高。

总之,这次的学习使我们受益非浅,也够我们消化一阵子的了。在此,感谢公司领导及xxx的同事们对我们公文写作信息宣传者的支持与帮助。

公文写作函范文【第五篇】

尊敬的学校领导:

因本人***期间生产,现需要回家休息,调养身体。特向领导申请办理请假手续,请假时间自****年*月**日至*月**日共xx天,恳请领导批准。另在此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请假人:

时间:X年X月X日

校方(校长)意见:

教育局(直属领导)意见:

请假条相当于公文中的"请示",它是因事、因病或者因公请求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准许不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活动的文书。它比请示简便、灵活,格式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请假条因为请假的原因,分为请病假和请事假两种。它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很重要、但经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应用文写作,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离不开请假条,请假条的意义可大可小,很多人往往不够重视,所以造成了很多笑话。请假条的内容包括"标题、上款、正文、请假时间、下款"。

65 868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