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报【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言文字报【精编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言文字报篇【第一篇】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用心配合市语委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校内至上而下加强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使我校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有了自己的特色,并由此推进了校园精神礼貌建设。

其次,学校明确将通过普通话测试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聘任、考核、选拔、晋升的必备条件。在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和学生的作业抽查中也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察指标之一。德育处组织“学生监督岗”常规巡视,也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列入校十朵花的评估资料。在“实小三星杯”评比中,我校都把“演讲”和“三笔字”当作参赛的项目。每周的师训时间安排学校已构成制度,单周为普通话练习时间,分语、数、综合三大组,分别由三位省级测试员担任辅导和预测工作,双周为“三笔字”练习时间,由书法老师轮流进行辅导,并实行人人过关制。学校每学期的期中测试不同于常规测试,而是各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定为:一年级拼音测试、二年级规范汉字书写测试、三四年级朗读测试、五六年级书面表达测试,使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构成较强的用语用字的规范意识。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多年来,我们坚持课前一分钟开展“谈天说地”、“古诗文吟诵”、“一分钟演讲”等常规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重视对学生口语潜力的培养,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祖国语言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对母语的喜爱之情;并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和潜力,提高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的潜力,使人人都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我们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而且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在参加各级各类的会议、活动中,都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经过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普通话已不仅仅仅是课堂语言和学习语言,它已逐步成为我校师生日常的生活语言和交际语言。良好语言氛围的创设,使我校教师普通话整体实力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三人,获一级乙等教师有13人之多。

2、以“推普周”为契机,加大普及力度

在历届推普周中,学校都会围绕市语委的活动主题,认真制定推普周活动方案,把周一的升旗仪式作为宣传活动周的开幕式,以演讲的形式宣传有关法规,突出其重要性。学校先后安排了“我爱祖国语言美”、“故事大王选拔”、“识规范字比赛”、“小主持人竞赛”、“我爱母语——课文朗读大赛”等活动。为了让更多的人参加该次活动,校推普组还推出了“家庭推普知识竞赛”。推普知识竞赛题的资料有:什么叫普通话、推普周的有关知识及规范汉字写法,词语、短句的普通话说法等。该试题让学生带回家,和父母共同完成。根据活动后反馈的状况来看,学生家长参与的热情普遍较高,到达了学校宣传和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拓宽了活动面。

我校明确提出“教师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中写规范字”的要求。学校各部门的通知、告示和工作安排等等,都十分注重文体版式、语法词汇和书写的规范,真正做到领导带头,师生共建。我们还把写好规范汉字当作教师教学基本功来考核。学校发放纸张,要求教师天天练书法,并每周上交一副最满意的书法作品,由书法老师进行批改反馈。

学校每周设专门的书法课,学书法,各班书法老师用心做好指导工作,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校写字教育领导小组和教导处督促检查,不准擅自调课或挤课。学校建立作业常规检查制,定期举行优秀作业展览,期末评出“书法小明星”、“写字优胜班”、“写字优秀指导教师”等。

为了整治不规范用字,师生共同参与在校园、社区开展的“啄木鸟”行动。学校不定期地对各部门、各班进行规范用字检查,及时表扬,及时纠错。为使祖国的语言文字更纯洁,我们还发动学生上街找错字,对本市商业招牌等的用字规范进行了检查,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如发现用字有不规范之处,及时分发《关于规范语言文字的倡议书》,诚恳地期望他们改正,成为了小小推普员。

为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我校在教学楼的显要位臵,贴上“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海报。学校挂了“请讲普通话”的宣传牌,校园里构成了良好的推普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行着无声的教育,使人人都能感受到比较强烈的推普文化气息。

学校设有经常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阵地,如班级黑板报开辟了“推普角”,实行周周更换。校宣传窗设有专供教师书写的“普通话园地”。

为了使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见缝插针,往往不放过任何一个活动机会。在每年作为校园四节之一的读书节中,都安排有读、说、演、写等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和动手实践活动。如“我是小诗人”诗歌童谣比赛、“名著片段、童话故事朗读比赛”、童谣说唱比赛、课本剧比赛、制作手抄报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推动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师生共结硕果,学校先后获“华语杯”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总之,语言文字工作,既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今后,我们还将继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潜力和表达水平。

语言文字报【第二篇】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共同的结晶。

语言文字是一种神奇而又奇妙的东西,它能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唤醒那些本不该沉寂的东西!世界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各式各样,各有色彩。汉文化尤为博大精深、豪迈深情。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悦耳、动听的语言教我唱歌、吟诗、学习普通话。“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想绑在板凳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啊!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就像一条紧紧缠绕的中国结一样,把五十六个民族牢牢的结合在一起。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又教我学汉字,每当我写一个字的时候,我都会轻轻的感叹汉字的神奇力量。“横”、“竖”、“撇”、“捺”简简单单的笔画,却组成了成千上万的文字。一个“喜”字,便让我们笑灼颜开,一个“怒”字,便让我们斐然作色,一个“哀”字便让我们黯然失色,伤心不已,一个“乐”字便让我们开怀大笑,快乐无比……!生活中的文字用处也不小,比如:家人分离,难免会彼此思念,我们便会用文字来表达思念之情。用文字来表达情感,与人沟通,让别人更懂你,还可以和别人进一步做朋友,彼此了解更多一点。我们还能成文字中体会到抗日战争的困苦、成文字中了解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大海的波涛汹涌、锦秀山河的重峦叠嶂……!文字给我生活抹上了五颜六色、画出我的心灵轨迹,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且不可缺。

语言文字带给我快乐,让我的情感得以抒发,让我们的心灵净如清泉,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我愿在语言文字里遨游,越陷越深!

语言文字报【第三篇】

戏剧虽然来源于西方,却成为我国艺术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演绎者不同的作品,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内涵。不仅传承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发扬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继而以戏剧表演的形式突出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样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可以促进中西方表演艺术的融合发展。

戏剧表演;形体语言;运用

戏剧表演形式来源于西方,主要是通过形体语言等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传达戏剧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充分的融入形体语言,可以提高戏剧的喜剧化、生活化色彩。戏剧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转换戏剧表演空间传达出各种情感,在空间语言转换等因素的影响下营造出符合戏剧发展的氛围,使得观众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戏剧所传达的深刻内涵,从而促使戏剧表演者获得更多的群众情感基础,有利于表演者更好地发挥戏剧表演的才能。

(一)空间语言。空间语言作为形体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通过无声的空间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戏剧表演信息,营造氛围,以及在空间上设立场景,并且针对每个人对空间不同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展开联想。在保证空间距离适当的情况下,利用空间传递信息,从而使得戏剧表演通过这一形体语言,能够营造出立体的戏剧表演形象,丰富戏剧表演内容,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形体语言。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大多是通过表演者来传达,戏剧表演的情感发展集中在戏剧表演者的身上,通过每一个细节动作的表现,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联想,并且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传达情感信息,在不断引起观众共鸣的基础上,使得戏剧表演者可以流畅地表演整个戏剧,表演者内心情感演绎能力以及表演高超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反映戏剧艺术性的特色。

(三)情感语言。情感语言源自于空间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语言传递表演者的形态以及表情方面,表演者通过神情来实现表演内容传递,同时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各种情感,使得表演富有生动活泼的情趣。如戏剧《雷雨》中,应用不同人物之间的形体语言转换,完整地呈现了剧情发展以及人物情感等内容,且通过面部表情等形体语言营造舞台空间环境以及历史背景,不仅体现着形体语言灵活多变,便于应用以及立体呈现人物形象、诠释戏剧内涵的作用,而且表演者通过面部表情与空间语言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戏剧《雷雨》的深刻内涵,提升了戏剧的欣赏空间感等。

(一)在传递情感中的应用。作为现代戏剧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形体语言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夸张的表达手法,使得整个戏剧表演借助表演者的情感传达更加丰富的内涵。一般情况下,戏剧的表演者通过使用灵活巧妙的身形、动态、动作等传达着活跃,抑或是压抑的戏剧情感,从而传达出戏剧的内涵,并且表现出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在触动观众内心的情感基础上,应用形体语言与观众的情感达到高度的共鸣,从而使得形体语言达到最佳的传递情感的效果。

(二)塑造人物中的应用。舞台戏剧表演的中心是以突出人物和戏剧的中心思想为目标,在整个戏剧表演中人物是核心,表演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形象的特色是关键,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可以帮助区别不同表演者的戏剧表现力,通过空间语言、形体语言等多种语言的综合立体化的表演效果,很好地诠释戏剧表演的中心思想,并且与主人公之间的形体语言对话,可以将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现,并且深入地挖掘戏剧表演的形式以及层次。

(三)突出表演特色的应用。戏剧表演的空间舞台感,主要是依赖于良好的表演空间环境以及高超的演技,并且应用形体语言可以弥补戏剧表演中的环境舞台效果。进一步深化表演主题,从而深入传达戏剧表演的情感。在戏剧的形体语言表达中,可以通过形体语言的形式将戏剧表演的主题内容进一步升华,在融入表演者自身对戏剧独到理解以及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语言与戏剧表演内容之间的完美融合,将戏剧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尤其是现代形体语言艺术,對戏剧表演的内容融入表演者自身的理解以及演绎能力,从而突出戏剧表演的个人特色,丰富戏剧表演的内涵。

戏剧表演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通过肢体语言这一无声的戏剧表演形式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往往突出了表演者与观《》众情感的共鸣,而不是情感之间单纯的语言交流。以无声的形态体现着戏剧表演者高超的演技,从而将形体语言寓意在整个作品中,整个作品又通过动作来反映戏剧作品的内涵,使得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的形式,更好地呈现出戏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1]王大勇。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

[2]李清洁。戏剧表演形体训练课程中教学思维及方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栗镜涵。戏剧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语言文字报【第四篇】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贯彻《^v^国家语言文字法》精神,不断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语言文字工作至今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教师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教学,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普通话,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基本的、常规的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除了保障课堂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阵地持续优质地做好语言文字的工作外,还应该提高认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学校深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发掘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内涵、开拓语言文字工作的新途径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首先,我们意识到应在教授学生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了解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祖国语言正在走向世界的现状,能使师生增强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其次,我们认识到,规范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推广,应从课堂向整个校园延伸,从校园向家庭、社区延伸,这是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社区活动,也符合学生提高实践活动能力的要求。

第三,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积极开拓新的工作思路,组织新颖多样的师生活动,创建新的学习工作平台,是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的保障。这些思考,结合有关部门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指导,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确定了工作的重心。

我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点,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

(一)重建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

我校建立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务主任和政教主任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语言文字工作新老骨干教师任组员,负责整理前期的有关资料,总结有关经验,加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培训、检查、评价工作,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组织并保障这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新的领导小组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修改并完善了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重建了相关的奖励制度。

语言文字考核与教师、学生考核与评先挂钩。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的水平及学习态度,是学生评先的指标之一。教师教案的书写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水平、批改学生作业的用字规范等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教师量化考核项目中。

我们意识到,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加强学习和宣传,提高师生普通话水平,营造规范祖国语言文字的氛围,需要开拓更多的平台和空间。

(一)组织校本培训,提高普通话测试达标率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各种学习、培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v^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

33 97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