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行业分析报告(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矿业行业分析报告(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矿业行业分析报告1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制度改革

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矿产勘查的最终成果,是国家的重要资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政府掌握我国矿产资源情况的基本手段之一。自1953年,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管理制度经历了储量审批、评审认定和评审备案三个阶段。1953~1999年,储量审批工作属于行政审批事项,由储量审批机构履行该项职责,负责对矿山设计依据的矿产资源勘探报告和关闭矿山依据的闭坑报告予以审查和批准。1999年,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将储量审批制度改为评审认定制度,规定由储量评审机构负责对储量报告进行技术性审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评审机构资格、评审程序、评审专家资格等方面进行合规性审查,并对符合规定的矿产资源储量给予认定。2003年,为落实国务院取消“储量评审认定作为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国土资源部将评审认定改为评审备案,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意见书和相关备案资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对符合规定的报告出具备案证明。虽然评审备案与评审认定在工作性质上已发生质的改变,但其工作程序无实质差异。评审备案制度虽然实现了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对延续和保障储量评审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十多年的实践表明,评审备案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评审备案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下一步储量管理改革提供思路,保障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合理、高效的开展。

1储量评审备案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审工作定位不明,组织保障性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工作中,评审备案范围被不断扩大,当前评审机构不仅评审用于申请采矿权或取水许可证的储量报告,还评审用于上市融资、矿业权转让等市场行为的储量报告。储量评审定位已经不仅在为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服务,更多的是在为矿业权人投资安全把关,过多地承担了市场主体的责任,加重了储量评审备案工作,降低了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目前全国储量评审机构性质多样,既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也有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部分评审机构仍保持收取矿业权人评审费或由矿业权人支付专家劳务费的做法,评审结果难免会受制于矿业权人,评审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储量评审工作缺乏合理的组织支撑。

1.2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文件支撑

按照现行评审备案制度要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仅对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意见书和相关备案要件进行合规性审查,不再对储量评审结果进行审查或批准,有悖于《矿产资源法》第十三条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同时,评审备案工作在实际中仍参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没有在“取消评审认定”后制定相应的储量评审备案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量评审备案工作定位的模糊化。

1.3评审备案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

储量评审备案流程一般为矿业权人或矿业权人聘请地质勘查单位编制储量报告—矿业权人提出申请—评审机构组织评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过程中关于评审备案监督管理不全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只有评审机构对储量报告进行审查和质量把关;二是由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备案管理人员少,在做好评审备案合规性审查的同时,往往还花更大精力做技术性审查工作,评审过程监管不到位;三是目前对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含储量评估师)的监督管理未能得到有效开展,行业自律管理不足;四是,现行评审备案制度中,缺少对储量估算、报告编制等过程,矿业权人、报告编制单位等相关单位的监督管理手段,缺乏能有效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这些都是造成当前储量评审备案监督管理不力的原因。

1.4储量评审专家队伍建设滞后

矿产储量评估师经2000年、2002年两批注册认定和2007年遴选共计1178人后,便未再新增,目前储量评估师队伍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据孟刚等研究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储量评估师队伍中55岁以上的已超过了83%,65岁以上的已超过45%,扣除那些进入行政管理岗位或脱离地矿系统,无法担任储量评审业务的,能实际参加评审业务的评估师人员已无法满足评审工作需要。虽然,大部分省份选聘了一些省级评估员或评审专家应急,但这在法律和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2016年6月8日,国务院取消“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给储量评估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5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

未能充分发挥储量评审意见书是进行储量备案、储量登记统计及办理相关矿产资源证件的要件之一,但目前储量评审意见书对于勘查工作过程、储量估算、报告编写、储量评审等重要环节的实质性描述过于简单,专家评审意见也未能在评审意见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没能充分发挥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在储量评审过程中的技术把关作用。

2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制度改革的建议

2.1明确储量评审工作定位,统一评审机构性质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储量评审工作应定位于为掌控国家资源家底和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服务,属于服务于政府的技术把关行为,建议:①将评审机构统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保障评审机构的经费来源和组织评审业务的公正性、权威性;②只负责组织涉及国家资源家底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储量报告的评审;③对于上市筹资融资、矿业权转让等市场行为依据的储量报告,评审机构不予评审,可由市场中介机构评审。

2.2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保障制度的合法性

《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文件的设立背景为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作为矿山建设投资的主体,储量审批机构履行政府职责,为国家建设投资安全把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无论是找矿还是采矿队伍都存在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这种多元化的结果与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保障评审备案工作的延续和合法地位,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文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3加强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明确各有关方主体责任

针对评审备案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储量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如“抽查”、“黑名单”、“通报”、“限制准入”、“个人征信系统”等,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的人员和机构,从源头上保障储量数据的真实、可靠,提高储量报告质量。②进一步明确评审备案各有关方责任:如矿业权人(或矿业权申请人)、报告编制单位对其提交的资料、储量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评审专家对储量报告中勘查工作程度、水文地质条件、采(选)冶实验、工程地质条件、经济评价、储量估算等内容是否符合有关储量评审技术标准规范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并对本人出具的评审意见负责;评审机构对报送申请评审资料的合规性、对储量评审意见书的内容完整性和评审结论负责;备案行政机关对备案工作负行政责任。用制度约束和督促各有关人员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后果。

2.4加强储量评审专家队伍

建设为满足储量评审工作需要,做好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认定取消后的储量评审工作,建议:①建立储量评审专家库,充实储量评审专家队伍,在合理保留原有储量评估师基础上,增选一批年轻的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处理好储量评审专家年龄续接问题;②完善储量评审专家队伍的专业结构,合理补充采矿、选(冶)矿、经济等专业人才;③建立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建立储量评审专家定期、不定期培训制度,进一步强化评审专家业务能力,为储量评审工作提供保障。

2.5修改储量评审意见书格式,凸显过程管理和专家技术把关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审机构、评审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建议修改评审意见书格式,规范有关内容的书写:①强化对地质勘查工作、采(选)冶、水工环、分析化验、储量估算、报告编写、报告评审等过程的描述和展示,突出评审机构对地质勘查开采等过程的审查、把关;②充分体现评审专家的意见、建议,凸显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③重点阐述各种工作的合理合规性,为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开展和实施提供抓手和依据。

3结语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政府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状况、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保障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真实可靠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抓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储量评审备案制度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建设。建议加快《矿产资源法》相关内容的修订,保障制度的合法性;厘清政府、市场职责,明确评审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加强储量评审备案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明确各有关方主体责任;加强储量评审专家队伍建设,保障储量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修改储量评审意见书格式,凸显过程管理和专家技术性把关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刚,赵亚利,卜小平,等.我国矿产储量评估师制度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4,23(6):29-32.

[2]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制度建设研究报告[R].2012.

[3]赵先良.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管理制度改革探讨[J].中国矿业,2010,19(8):1-4.

[4]胡魁.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J].科学新闻,2012(2):34-35.

[5]盛昌明,舒志明.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成效与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3(6):11-18.

[6]杨强.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建议[J].资源•产业,2004(6):16-17.

[7]胡贵,汪应宏.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制度研究[J].中国矿业,2008,17(4):31-33.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4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矿产行业。

矿业行业分析报告2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报告

矿产资源的开采涉及的技术和行业范围广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煤矿山的开采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环境的特殊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对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层出不穷,引起国家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矿山的项目建设安全和生产安全提出了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的验收评价的要求。安全评价以生产安全为目标,对项目中和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判别,判断矿山项目和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可行的安全对策,起到对安全威胁预防和指导监控的作用,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重视非煤矿山的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安全评价,并根据安全指导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规避威胁,对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安全评价的重要性

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的

对非煤矿山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安全评价的目的就在于预防,对生产区域和生产系统中从计划施工、项目设计、具体施工、工程验收、投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环节的一切安全威胁都进行预先的评测和科学的评估,以威胁预防为出发点,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安全验收评价一方面对非煤矿山的区域环节进行评价,对其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法律发表和规范要求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保证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安全评价以法律法规为标准,对非煤矿山的从管理安全、技术安全、作用安全、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几方面入手,对矿山建设生产做出科学、全面的安全评价,对矿山生产企业的安全状况做出科学规范的验收评价,为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问题做出处理,提供整改的对策,排除威胁安全的因素,控制安全生产。

为矿山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安全评价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事后处理改成事前预防,使安全威胁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在其发生前预先被发现,科学的对安全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对安全程度和管理现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做出评价,科学的安全系统评价为企业的管理者的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为矿山安全提供保障。安全评价使企业管理更加系统化,使企业的管理在横向和纵向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延伸,关系更加系统化。安全评价是非煤矿上的安全管理工作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改变了以往盲目混乱的状态。通过安全评价,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规范更加明确,安全防范意识有所提高,安全工作的目标清晰明了,使得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

2、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内容

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建设程序的要求,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对于非煤矿山来说,安全评价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是项目安全预评价,对项目存在的安全威胁和危险因素的类型和安全影响程度进行预测,根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科学可靠的调整方案和措施。第二是安全验收评价,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针对项目投入生产后可能的危险因素给出合理的调整意见和措施,对投产条件是否具备做出结论。第三是安全综合评价,对企业中存在的外在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类型和程度的分析,对企业的安全状况从综合方面作以评价并提出解决对策。第四是专项安全评价,对企业的生产设施或者工程进行专项的安全评价,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和整改方案。

3、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为企业项目安全和生产系统的安全提出具体的问题,并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措施,为企业决策者的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安全监管部门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从现有的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报告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价报告的形式不规范 在安全评价导则中对安全评价报告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导则要求也不相同。但是有个别安全评价机构所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统一使用了一种评价导则的规定格式,这是不符合其他评价导则要求的。在内容的编写上,各个评价导则对顺序的要求也不相同,主次分明,轻重有序,但是很多安全评价报告上显然没有做到,顺序颠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在安全评价报告中使用的字号、字体、排版标准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以保证报告的正确性。

(2)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不全面、不准确 内容的不准确首先表现在对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引用上,每种危险类型的评价都有其适用的法律或者规范,不能将其混淆。在评价方法上,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为其所存在的安全威胁、危险因素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不能随便的照搬。在评价的内容中要做到全面系统,但是在很多评价报告中,常有疏漏的情况出现,缺项、漏项导致了评价报告内容不全面。另外计算方法的错误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取舍不恰当,造成评价报告内容的不准确,将危险性程度降低或者放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提高非煤矿山安全评价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做好过程控制工作

每个评价机构对每个项目的安全评价,最终都是以安全评价报告为结果,安全报告的质量高低不仅是企业项目的决策依据,也是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英国严把安全评价质量管,建立安全评价质量保障机制,在评价执行程序上,操作规范上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完善评价过程、提高评价技术、控制评价报告质量。

重视安全评价人员的素质建设

安全评价机构受企业的委托,进行项目安全和生产系统安全的评价,安全评价执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好坏。因此,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端正工作态度,以保证生产安全为使命,全力的投入到安全控制工作中来,得出规范、准确、科学、全面的安全评价报告,充分发挥安全评价的作用。

做好安全评价报告的档案管理工作

对安全评价报告和相关的原始资料进行安全,有条理的保管,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资料的管理和存档,并采用有效的办法保证资料的完好保持,尤其是电子文档,要做好备份。建立安全评价数据库,通过计算机信息手段加强报告档案的管理工作,便于日后的查询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显政。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矿业行业分析报告3

近年,太钢取得了铁矿及煤矿的探矿权。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为了太钢长远发展的根本,应对这些宝贵资源做好前期工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地质工作。我认为矿山地质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我就此,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1 矿山初建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与特征

矿山建设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

1)进行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进一步勘探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调查,了解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基本地质概况、资源储量规模,为矿山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2)分析矿区地质成因和矿床概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对于已投产矿山,还应掌握矿山的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分布情况。

3)在拟编矿山中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中,参与矿区经济效益评估工作,结合在建矿山重要设计方案的论证做相关地质详查以及勘探后对该矿区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4)矿山建设中的地质设计。进行初步勘探设计,明确勘探设计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5)为使地质勘探资料能尽量满足建设需要,进行勘探规划设计与矿山规划在建相互协调统一,对可采矿石的工业指标进行分析论证,并对影响在建矿山区域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可采矿石进行采样后送相关单位进行可磨可选试验后,对矿石的可选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相应合理的选矿方法。并对相应的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等。

6)在建矿山的现场指导工作。主要为在建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做进一步的改进,及时对地质工作的不足之处做进一步的完善,进行在建矿山勘探报告的编写,并进行相关地质设计方面的技术指导。

矿山在建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特征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由地质勘探阶段过渡到生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地质勘探阶段所做的工作表现如下情况。

1)对现阶段的地质设计与要求,是在原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未完成解决的,而在建矿山阶段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为了合理确定露天矿境界或井下通风井位置,需对某些地段矿体的边界进行进一步的圈定;又如当所确定的首采地段控制程度不够或“三带”界线不清,需补加勘探工程,提高其控制程度和地质研究程度等。

2)继承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在地质勘探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已有的历史事实,基建探矿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继续和补充。其探矿方法和工程布置,必须受原勘探工程体系的制约。

3)生产矿山建设阶段,由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或设计工作,对矿山规模、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矿井通风方式、厂址、选矿流程等重大方案,已有了一个初步设想或已经确定。此阶段地质工作的深度和要求,是以能否满足矿山建设和生产需求为准则。

2 在建矿山初期的地质工作

资源储量核实和在建矿山规划设计中的地质工作

1)工作目的与作用。

资源储量核查和矿山规划是为了掌握地质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最新的地质成果,及时对矿区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地质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资源调查的对象通常是已经完成详查或勘探的矿区,主要调查内容为:矿区交通位置与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矿区水、电、燃料、建筑材料供应及现场供应情况、资源储量与开采利用情况;开采矿体的地质构造情况;可采矿体的物质成分、特性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区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地质工作任务、方法及成果、下一部工作计划;地质储量与矿床远景评价。最后进行矿区资源条件与建设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对矿山建设的建议。

3)矿山建设规划中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矿山建设规划中的地质工作,除应包括地质资源调查的各项内容外,还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为工艺专业提供经审定后的地质资料,包括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石成分、矿床储量、水文地质条件。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探指导在建矿山过程中的工作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是在专业地质人员详查的前提下进行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只是对矿山建设的重大方案进行比较,提出矿山建设的概略蓝图。项目建议书主要是阐明项目建设的根据和必要性,以及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此阶段的地质工作内容较简单,地质工作的深度及广度较浅。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为:对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矿石资源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矿区的地质地形图和各勘探线的剖面图及其它相关图件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绘制;用垂直断面法对各剖面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在剖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水平分层图的绘制,并对水平分层图进行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后与剖面所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确定估算资源储量的准确可靠程度。再利用三维立体软件建立矿块的立体模型,进一步分析矿体的形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规划采矿设计,同时对矿区内开采矿体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做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在建矿山的具体规划与地质勘探报告相结合

在资源核实和在建矿山具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要同地质勘探部门相结合,对矿区地质勘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按照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将影响矿山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为矿山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依据。地质部门应客观而及时提供有关地质资料与成果,从而促进矿山建设项目及时列项,带来优化的社会效益。

1)勘探决策的结合。

矿床是否值得勘探是个重大决策问题。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品位高、规模大、开采技术条件和加工技术条件简单、建设条件好、市场需要的矿区转入勘探。如果存在某些重大不利条件,将会造成矿山生产在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效益不佳。

2)勘探工作布署的结合。

对矿区内勘探对象和勘探范围的确定、勘探分段分期及勘[]探顺序等,应与开采范围、开采顺序、首采地段相一致。埋藏浅的矿床,应满足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需要。在主要井巷工程或露天境界和工业场地附近,要布置重点工程,对矿体和地质构造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高级储量的位置应位于首采地段。如勘探工程布置不当,也同样会影响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3)勘探深度的结合。

合理确定勘探深度是勘探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要求是对延深很大的矿床,其勘探深度一般在,600米左右。但实际上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

4)勘探巷道具体位置的布置与矿山开采相结合。

在满足地质勘探的前提下布置具体的巷道位置,目的是为矿山开采所利用,一般要做到“一条巷道多方面所用”。巷道的开拓及(台阶)储量和涌水量计算,其标高应尽量与设计标高一致。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进行大口径抽水试验或在矿床开采前需进行矿床超前疏干时,应尽可能将大口径抽水试验与矿山超前疏干结合进行,以节约投资。

5)矿石类型划分中的结合。

矿床的矿石类型繁多,如划分过简与采选工艺流程不符,则满足不了设计和生产的需要;如划分过繁,不仅增加了人为的复杂性,而且不便使用。为此,应根据采矿的可能和选矿工艺的需要,本着尽量“简化”的原则进行矿石类型的划分。

对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评审

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矿山设计的质量。因此,必须在设计之前对所依据的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审的应从矿区具体的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布置勘探钻孔是否满足地质技术指标的要求,评价勘探钻孔质量的优劣,对整个矿区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能否满足矿山设计与建设的要求,是否符合储量规范的规定为准则。

储量计算工业指标的研究

矿产资源工业指标是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所以,合理确定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必须符合矿床地质特点,既能满足国家对该种矿产的需求,又能保证矿山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以便为国家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是矿山建设前期设计准备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地质工作内容。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目的是较准确可靠地探明矿山在建情况和矿区具体开采位置的矿山工程地质,以便进一步搞清楚在建矿区可能影响施工的地质灾害与隐患,确保在建矿山安全有序进行。主要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矿山正建设中的采、选矿厂房的选址和地基处理、尾矿库的库基及库肩、通往采场公路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等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工作。

2)要实地到施工中的井巷,硐室(正开采的矿石采场)了解该地段的工程地质简易程度,进行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4

本文选择A股市场上的采矿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采矿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且正相关。

关键词:

采矿业;企业价值;社会责任

一、引言

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企业在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产品质量安全、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又反过来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地位长期以来都很边缘化,但是随着这一系列负面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成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机制。

面对当前资源全球化的新形势,矿产资源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采矿业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企业,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重污染、高风险等性质。相对于其它行业,由此而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尤为突出,所造成的负面社会问题也更加严重。这不仅影响了采矿业的整体形象,更制约了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采矿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对采矿业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定要付出成本,这与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似乎有些矛盾。基于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0:采矿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二)变量选择本文的研究变量为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报告得分,其中企业价值用总资产净利率(ROA)来表示;社会责任报告得分是从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五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分,用符号CSRS(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Score)表示。另选取总资产对数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

(三)样本数据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剔除ST股和PT股企业,消除了特殊性对数据分析的影响。本文以采矿业为例,选取深沪两市76家A股上市公司中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环境责任和公众捐赠额的16家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采矿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讯网),并运用Excel和软件对采矿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进行回归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显示了2010-2014年采矿业上市公司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在80个样本数据中,社会责任报告得分CSRS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平均值为,表明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差距较大。

(二)相关性分析从表3中可知,总资产净利率与社会责任报告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检验和解释需要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从表4的回归结果中可知Sig.<,则显著相关。即假设H0成立。

四、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从实证结果中可知,ROA与CSR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顺应时代和发展的要求,对于解决现阶段自然资源过快消耗、环境保护、消除贫富差距、权益保护等各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最现实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局限性是样本数据太少,虽然采矿业大多都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但同时披露环境责任与捐赠额的企业较少。采矿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其环保责任应是最大的,但是实际上,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太少,不利于企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矿业环境保护投入的监管。

参考文献:

[1]杨海林,张集琼,王光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0(09).

[2]张英宣,李美娟。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采矿业数据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4(06).

[3]刘想,刘银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4(11).

[4]姚园园,尹宗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

35 885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