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保密制度(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公司保密制度(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公司保密制度1

第一条为切实维护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商业利益,强化广阔员工的保密意识,避开因有意或无意泄密给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制订本制度。

其次条保密工作由行政与人力资源部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条公司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公司的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第四条企业隐秘的范围和保密措施:

(一)范围:凡影响公司商业利益和长远进展,不宜对外宣★★扬的事项、信息,均属商业隐秘。

1、公司未公开的重要经营活动策划方案;

2、公司财务资料;

3、大宗选购的有关事宜;

4、项目招投标的;

5、公司内部把握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可行性报告及重要会议记录;

6、不宜对外的员工安排方案;

7、生产流程、独创技术;

8、公司内部会议与会人员的观点、看法及决策过程;

9、其它依据经营需要确定的保密事项。

(二)企业隐秘密级的划分及确定

公司隐秘依据泄露后给公司利益带来的损失程度分为:a密级、b密级、c密级三级。

1、a密级是公司最重要的隐秘,泄露后会使公司的权利和利益患病特殊严峻的损失;

2、b密级是公司重要的隐秘,泄露后会使公司权利和利益受到严峻损害。

3、c密级是公司一般的隐秘,泄露后会使公司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

企业隐秘密级确定由该项工作的主管单位负责。

(三)保密措施

1、密件应明确标明单位名称+密级,保密期限一般为一年,如需延长要加以说明;

2、公司各级组织及员工都有保守企业隐秘的义务;

3、属于公司隐秘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相应行政办公部门专职人员执行,并采纳相应的保密措施;

4、对于涉及公司隐秘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非经主管领导或拟制单位批准,不得擅自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当,并实行必要的平安措施;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5、流转过程中的文件需要加强掌握,有关人员签署看法的文件面单,不得让与流转环节无关人员接触,领导签署看法的面单不得复印(本人、上级要求除外),对外联系工作要通过正式文件、函件,不得展现文件流转面单;

6、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供应隐秘事项的,应当事先经主管领导批准;

7、不准在私人交往和公共场所谈论公司企业隐秘,不准在未实行保密措施的通讯中泄露和传递企业隐秘;

8、涉及公司隐秘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使用完毕后,或交档室存档,或进行销毁;

9、公司员工发觉公司隐秘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马上实行补救措施并准时报告主管领导的有关部门,该领导和有关部门应马上做出处理。

第五条关于文件的传递

(一)文件传递人

1、公司各类文件的传递人,必需是本公司员工,不得将文件交给外单位人员传递。

2、公司的文件传递人主要包括公司办文员、各部门办文员和经手人。

(二)上行文和下行文的传递

1、上行文和下行文均分为两类,公司内上行文、下行文和公司外上行文、下行文。

2、上行文的传递:公司内上行文即根据公司办文规定提请上级批示的有关文件应区分类别,由公司的文件传递人传递;公司外上行文即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公司的文件,原则上只能由公司办文员传递,特别状况下,可由公司经手人传递。

3、下行文的传递:公司内下行文即公司经理所做的批示、公司下发的文件由公司的`文件传递人传递;经由办公自动化系统下发的文件只能由公司办文员和文件打印管理员操作发布;公司外下行文即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公司的批示、文件,只能由公司办文员传递。

4、在传递文件时,传递人应做好登记交接。

第六条关于文件信息的披露

1、文件传递人和文件签阅人,不得向无关人员特殊是公司外人员披露文件的任何内容。

2、在接受问询、需要披露文件内容时,文件传递人、文件签阅人和经手人只能将公司或部门的打算结果答复有知情权的问询人,任何人不得将无关的内容(包括作打算的过程、参加决策的各级人员的相同或不同看法等)在回复时透露给问询人。肯定禁止未经授权或批准将除结果之外的任何文件给问询人或不相关的人员。

3、在答复问询人或请示人时,可以口头答复,也可以书面回复;书面回复时,须报有权审批人审批,并加盖公司或部门业务联系章。

第七条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并定期检查,堵塞失密漏洞。一旦发觉失密应马上制止,实行补救措施,并准时上报公司对于造成失密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情节依纪严厉处理。

第八条各单位要通过多种手段,常常性地开展保密纪律教育,特殊要利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加强保密纪律教育。

第九条对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在防范失窃密中做出突出成果者,应赐予嘉奖。嘉奖由行政与人力资源部提出,总经理办公会议打算。

第十条本规定由公司行政与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公司保密制度》,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公司保密制度2

1、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档案保密制度的规定,工作中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或资料,确保公司档案安全。

2、借阅、查阅公司档案,均需填写档案调阅审批表,依据调阅权限和档案密级,经各级领导签批后方能调阅。

3、利用涉密档案者负有保密的责任。公司档案只供本公司员工在调阅当天及时查阅,一般不得借出档案室;机密级以上(含机密级)档案禁止外借,且必须在档案管理人员监督下查阅。

4、涉密档案一般不得复印、摘抄,如果属正常工作需要,需经有关领导批准。

5、涉密档案收回后要及时入柜加锁,不得在外存放。档案柜及库房钥匙不得随身携带,严谨无关人员进入档案室,非档案管理人员无故不许在档案室逗留。

6、除本部门工作人员外,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其他办公场所,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其它部门人员电脑,不得查看U盘、光盘及软盘中的文件资料,更不能翻阅、抄录其他部门资料。

7、在打印、复印文件或资料中,应树立保密意识,不得随意将文件、资料内容泄露给公司外部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打印、复印错误的`重要文件应及时销毁,不得乱丢乱放。

8、负责文件及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保密意识,不得向任何人有意无意泄露公司的机密。公司员工应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事不问”。废旧文件不得随意丢弃,经公司认定作废的文件应定期销毁。合同文件、财务状况等其它重要的公司内部文件更应特别注意保密原则,各种资料应妥善保存,更不能泄露给其他人。

9、保密期限已满的档案,要及时解密,积极提供利用。

10、档案室必须安装安全设施。

11、档案工作人员发现失、泄密事件要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

12、此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公司保密规章制度3

一、目的

为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商业秘密的范畴

(一)技术秘密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工程设计、电路设计等各类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技术方案、制造方法、制造程序、制造工艺、工艺流程、产品配方、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技术资料。

2、术项目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调试报告、测试报告等技术信息。

3、项目进展报告、质量反馈、投诉处理等质量控制相关数据及文件。

4、研发日志、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样品、样机、模具、模型等中间过程产品和文件。

5、技术培训资料、操作维护手册、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说明性文件。

6、其它与生产、开发、技术相关的、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二)经营管理秘密,包括但不限于

1、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决策、经营品种,与经营相关的管理策略、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管理诀窍。

2、相关合同、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

3、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4、公司会议记录中的秘密事项。

5、公司营销计划、采购资料、定价政策、进货渠道、产品供应和销售的客户名单。

6、财务预决算报告、各类财务报表及各类统计报表。

7、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入及内部文件和资料。

8、法律事务中有关公司商业秘密的事项和仲裁、诉讼中的有关事项。

9、其它与经营和管理相关、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四、商业秘密资料的保密管理

(一)公司商业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四个保密级别

1、“绝密”是最重要的公司商业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2、“机密”是重要的公司商业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3、“秘密”是一般的公司商业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损害。

4、“内部”是不宜公开对外的,公开后会对公司的形象、权益和利益产生不利后果的公司一般文件、信息和材料。

(二)密级的确认

商业秘密的保密级别,由接受或发出该商业秘密的部门的第一负责人确定。一经确定,应即时在相关商业秘密的载体上明示其密级及保密期限。

(三)需进行保密管理的商业秘密资料的保管和借阅及检阅

1、有商业秘密及其密级都必须在A部门登记备案,机密及绝密资料则必须提交A部门密封后统一保管,秘密和内部资料则由部门第一负责人负责保管。

2、所有商业秘密资料仅有被授权职员才有权取阅。申请借阅机密和绝密资料,必须填写申请表格并交部门第一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向A部门办理借阅手续。绝密资料借阅期限不得超过X天。特殊情形需报批准。

3、凡在公司对外交往与合作过程中,需要提供公司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资料的,应事先报部门第一负责人批准。

4、A部门应定期检阅商业秘密资料是否已过保密期限,对临近保密期限的资料,会同提交该保密资料的部门决定是否延长保密期限或将该资料内容公开或删除该文件。

五、办公区域及实验室保密管理

(一)员工进入办公区需佩戴工牌。

(二)在具备合理怀疑理由前提下,公司有权对出入包裹进行检查,员工有义务进行配合;非因执行职务需要,不得将非私人物品带出办公区域,一经发现,视情形严重,对违纪员工作出相应纪律处分。

(三)外部人员来访,被访者应在指定洽谈室接待,非有必要之理由(例如外宾参观、审计师作审计等)不得进入办公区:

(四)实验室安装门禁系统并定时更换密码,非相关人员严禁进入。

(五)实验室用品和设备应有专门责任人负责保管、清点,不能遗失,设备报废应有确认的销毁记录。

六、泄密补救

员工发现公司商业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本部门第一负责人;部门第一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作出处理,以免商业秘密进一步泄漏及损失的扩大,并对相关人员给予惩罚或奖励。

七、保密协议

员工入职时须同时与公司签订《员工保密协议》,协议内容与本制度具同等效力。

八、责任与赔偿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给予警告处分;并根据公司损失状况,要求违纪员工向公司作出相应经济赔偿:

1、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2、已泄露公司商业秘密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3、未执行相关保密措施,而有可能造成泄密的。

(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予以辞退,并根据《员工保密协议书》约定支付违约金;并根据损失情况,要求违纪员工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1、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商业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制度的。

3、窃取公司商业秘密的。

九、附则

(一)本制度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二)本制度所称的泄密行为是指:

1、使公司商业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2、使公司商业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可能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公司保密规章制度4

第一条总则

1.为保护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办法。

2.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权力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公司附属组织和分支机构以及职员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4.公司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

5.对保守、保护公司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部门或职员实行奖励。

第二条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

1.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

(1)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3)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4)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5)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6)公司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入及资料。

(7)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2.公司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力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益和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损害。

3.公司秘级的确定:

(1)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级;

(2)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眉、公司经营情况为机密级;

(3)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职员工资性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4.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依据本办法的规定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第三条保密措施

1.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总经理办公室或主管副总经理委托专人执行;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公司秘密由电脑部门负责保密。

2.对于密级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非经总经理或主管副总公司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3.属于公司秘密的设备或者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由公司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执行,并采用相应的保密措施。

4.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项的,应当事先经总经理批准。

5.具有属于公司秘密内容的会议和其他活动,主办部门应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1)选择具备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

(2)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对参加涉及密级事项会议的人员予以指定;

(3)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

(4)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6.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公司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公司秘密,不准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公司秘密。

7.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应立即作出处理。

第四条责任与处罚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并扣发工资10元以上500元以下:

(1)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秘密内容的;

(3)已泄露公司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

(1)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保密办法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公司秘密的;

(3)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第五条附则

1.本办法规定的泄密是指下列行为之一:

(1)使公司秘密被不应知悉的;

(2)使公司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45 489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