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网友 分享 时间:

各位青年朋友,同志们:

青年一代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根基、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青年干部应努力成为有理想抱负、勇于担当责任、吃苦耐劳、勤奋拼搏的新时代优秀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在自我完善中做到忠诚至诚

崇高的道德品行是青年干部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干部应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与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大德、公德与私德。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明大德的核心在于讲政治,讲政治的关键在于对党忠诚,尤其需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守公德、严私德则要求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行,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通过自我反省提升道德修为。针对青年干部如何为人处事,我们强调两点:一是要正心。正所谓“智术百端,不如一心守正”。与其费尽心机谋求各种智谋计策,不如拥有一颗恪守天道正理的心,真诚待人、实心做事,以光明磊落、真诚坦荡的态度面对工作与生活,这样才能使身心更为轻松愉悦。二是要敬业。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的“忠”指的是尽心尽力、认真负责、言行一致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求我们竭尽所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办好承诺的事项,而不是敷衍塞责、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只有筑牢道德根基,坚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更远。

二、持续努力,以“勤奋”为基石增进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锤炼技能、增强才干的宝贵时期,必须珍惜青春年华,不负韶华。古语有云:“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青年干部要练就扎实本领,必须铭记勤奋能够弥补不足,天道酬勤的道理。首要任务是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古人曾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又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充分表明学习是一生的事业。邓小平同志亦指出,忽视学习,只忙于事务,容易导致思想庸俗化。只有通过持续学习,我们才能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才能解决能力短缺、恐慌和落后的问题。其次,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学习与思考相互促进,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青年干部应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联系实际深入反思,做到广泛学习、审慎提问、谨慎思考、明确分辨、坚定实践。最后,要形成积累的习惯。《道德经》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在告诫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应注重从日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只有长期坚持学习、实践和思考,才能积少成多,积跬步以至千里,实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人生漫长的旅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担当作为,推进工作务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干部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脚踏实地、真诚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实干精神对于青年干部而言至关重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青年干部应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而非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积极投身于实际工作之中,成为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而非坐而论道的清谈客。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务实,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呢?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从实际出发,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成果导向,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我们反对刻板的教条主义,也反对破坏规则、违背契约精神的行为。相反,我们应该通过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政策制度规定,深入实际,了解各种问题和困难,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积极进取,于自我提升中展现“新”字要义

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即抓发展,谋创新即谋未来。不创新则必落后,创新缓慢亦难逃落伍之命运。”青年干部需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顺应时代潮流,以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本职工作中持续创新创造,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显著成果。须向青年同志们明确指出,工作中,无论是提出新理论、出台新政策等重大创新,还是文稿质量提升、工作成效提高等细微之处,均体现了“新”字精神,且这些更为实际、更为贴近工作的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清晰区分“重复”与“持续”的本质差异。“重复”是指漫不经心地重复过去的行为和模式,缺乏进步和变革;“持续”则是指用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哪怕进步微小,也必须持续改良和完善。正是这种“持续”的态度,孕育了突破和创新的可能,将平凡转化为非凡。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言:“人的一生,除去睡眠,仅有万余日。”人与人的差异在于,是否真正珍惜并充分利用了这万余日,而非仅仅重复相同的生活模式。青年干部应珍惜人生的每一天,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于“持续”中展现创新之力,于平凡中创造非凡之成就。

五、强化自我管理,严守纪律规矩

“规矩成方圆,准绳定平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干部需加强自我修炼,坚定理想信念,严于律己,恪守纪律规矩。青年干部要稳步成长,必须强化纪律意识,严格自我要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对于青年干部的自我成长,特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是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管子》有云:“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纪律规矩是行为的指南,能够引导人“居知所为,行知所之”。青年干部应将人生比作行驶的汽车,纪律规矩便是制动器,不可或缺。任何对纪律规矩的忽视,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二是坚持严格自律。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律,自律者方能成就大事。一个人再有才华,若缺乏自律,便如穿上了溜冰鞋的章鱼,行动无序,最终难以成事。青年干部应时刻警醒,保持自律,方能稳步前行。三是做到谨言慎行。古语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青年干部应言行谨慎,不泄露机密,从日常小事做起,将严谨意识融入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在日常工作中,亦应强调以下三点:一是强化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青年干部应合理安排工作,制定详细计划,确保工作有条不紊、高效完成。二是注重精准性。无论政策制定还是文件起草,都应确保用词准确、数字精确、表述规范,符合标准和要求。青年干部应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确保工作无误。三是加强保密意识。保密工作至关重要,青年干部应增强保密意识,接受保密教育,遵守保密规定,确保信息安全。

六、责己恕人,和谐共处

如何真正促进团结合作、实现相互亲和?关键在于践行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坚持开诚布公。真诚坦率和公正无私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基石,更是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实现共赢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工作中的重大分歧,还是生活中的琐碎冲突,只要双方能够以诚意和公正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大多数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避免误会和矛盾的进一步加深。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开诚布公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是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宋代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曾言:“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这段话强调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重要性,以及换位思考的必要性。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那么我们的道路将会更加顺畅。三是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积极进取,但在人际交往中则应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曾国藩曾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谦虚不仅可以促进个人成长,还能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青年同志们应时刻铭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明白傲慢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努力成为一个虚怀若谷的人。

七、深化文化生活,展现青春“美”的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作为社会风气之先导,其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直接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青春,这段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光,其美在于充实,在于健康,更在于不懈的奋斗。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充分利用每一刻时间,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如诗人余光中所言:“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种积极、乐观、阳光的精神风貌,往往源于对高尚生活情趣的追求。在此,我特别想强调两点:持续培养阅读习惯。古语有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将读书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除了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加强对文史知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以此益智修身。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一片丹心图报国”的家国情怀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需要我们通过读书学习来传承和发扬。始终保持运动习惯。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更离不开运动。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不竭源泉。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就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坚持锻炼身体,即使在73岁高龄时仍畅游长江。科学研究也表明,运动不仅能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远离疾病,还能提高神经活动能力、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提升思考思辨能力,使人保持阳光开朗、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青春虽美,但青春并非仅指年龄,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真正的衰老并非始于白发或皱纹,而是始于放弃自我。因此,我衷心希望广大青年朋友们能坚持读书和运动,让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共同展现青春最美的风采。

47 2499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