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关于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参考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第一篇】

2017年6月27日,中国银行软件中心第五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积极响应上海总部机关党委《关于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本小组同志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大家认真积极学习,积极讨论,现在此分享学习心得。

《党内监督条例》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党内监督准则和监控的主要内容,其余章节分别从党内各种机构、基层群众、党员和党外机构等层面分别阐述了如何对党组织进行监督检查,体现了监督体制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同时这些监督检查机构也需要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从而形成了一个党内互相监督,党外协助监督的循环监督体系。

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内监督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员的自觉性和组织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还很严峻,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力和纪律松弛这些方面。《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我们党风建设的需要,是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党内监督条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充分反映了全党意愿,集中了全党智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化为具体规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对于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员和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内监督条例》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觉悟,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财政事业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一名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党员。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第二篇】

通过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条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从一国两制到一带一路,中国共产党95周年的风雨历程和伟大实践无不显示这个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创新的政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此次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是中国共产党借鉴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典例。继承传统合理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体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中共七大上,全面总结了处理党内关系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确立起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党员和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党同志严格遵守这些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在革命和建设中保持了良好的作风,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凝聚了力量,创造了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奇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体会文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体会。可以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所以,1980年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严肃和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弘扬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适应现实需求性。1980年《准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主要解决的是当时党内存在的特出问题和矛盾,随着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变化,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当时尚未遇到,当时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现在已经不突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体会心得体会。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需要,比如,党内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同时我党还面临着“四大挑战”、“四种危险”的考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新背景下,完善党内政治法规和制度,团结和凝聚全党、人民继续前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部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是强落实,贯彻到底。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稳定性,基层党组织应认真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活动日等一系列组织生活制度,把制度落实到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履行基层党组织职责,把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中心任务中的难点问题作为基层党建的嵌入点、融入点,形成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合力。

二是强素质、责任到心。对党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有主人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坚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是强职能,督促到位。全体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参与党内学习,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第三篇】

《准则》和《条例》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历来比较重视的问题,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永远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带领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一句空话,说说而已,“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管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两大党规的修订,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号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新形势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担当责任,做到在党爱党、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实践证明,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的建设、管党治党就会坚强有力,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都是以党章作为基本遵循,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更是为全面从严治党保驾护航。执行这两项法规,既树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严明党的纪律戒尺,把党章的权威树起来、立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党纪,做到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已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体现了我们党通过自身力量发现和解决党内矛盾、纠正自身失误和问题的勇气与决心.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党内监督工作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和预防腐败的关键措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抓住工作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力求实际效果.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重点环节,在制定和落实有关监督制度上下功夫、想办法,走通过制度建设加强规范约束的党内监督之路.结合贯彻今年中央、省、市纪委三级会议精神,今年,我们将出台和重申有关制度,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进一步推进我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尽快成立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完善行政效能投诉的有关办法规定,并制定有关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制度规定;要重申和完善严格控制公款外出考察学习、严禁公款相互宴请和收送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加强财务管理、深化廉政教育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同时要加强对有关制度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搭车旅游、隐瞒不报或少报个人重大生活事项、违规报销费用等行为,切实将有关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要不断改进监督方式,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与加强权力制约、办事公开等结合起来,由单一监督向多层面、多形式的监督推进,走综合监督之路.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三个层面干部的监督.一是加强对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特别是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的监督,尤其要把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点,要通过实行廉政承诺制度,增强自律意识;通过定期进行廉政谈话,使其警钟长鸣;通过廉政述职,让党员干部始终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及时进行重大生活事项申报,加强对干部的动态管理;通过建立核算中心,实行会计委派,防止“一把手”在财政资金支配上的违规行为;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堵塞漏洞;通过定期的经济责任审计,防患于未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掌管人、财、物等重要岗位党员干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出现违纪行为从严查处.二是对一般党员干部要加强教育,整顿作风,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日常工作的跟踪考核;要强化效能督查,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三是对村(居)、企业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认真落实“三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形式、细化内容;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医院、学校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都要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要广泛实行民主述评制度,接受群众代表和党员的评议,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

39 2322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