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2023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2023精编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体会【第一篇】

近90分钟的节目深情讲述。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声声赤诚倾诉、一滴滴滚烫泪珠,饱含丰厚的精神滋养,诠释“一句誓言,一生作答”这八个字的千钧分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激励三晋儿女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激励全省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体会【第二篇】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开拓进取”成为我们支部的广泛共识。

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支部学习中,我们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开展工作,特别是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拓进取。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给我们以很多的启发: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作为一名党员同志,始终要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热心,始终铭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使命感、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主动作为,勇于探索。诚如____在元旦贺词中提到的那样,“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能够推动所在单位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兴旺强盛。联系到最近教育部的通知,追授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号召大家向“全国优秀教师”钟扬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胸怀科研报国理想,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足迹踏遍青藏高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弥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缺乏西藏种子的严重不足,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钟教授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默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是要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工作,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工作中还要注意换位思考,多想一下,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运用弹钢琴的方法处理问题,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九大已经阐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方略。李强书记强调,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__才能真正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注重服务意识,不仅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大局意识,也是一种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换位思考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服务意识,学习参加__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钉钉子”精神: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我们支部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也积极寻找自身短板,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大家群策群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好为教师服务。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战争年代,党员这个称号意味着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年代,党员意味着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抓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更不能光说不练,而要切实开展各项工作,发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支部在学习交流中认为,注重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虽然可能有些尖锐,但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进步,更好地工作,可以让大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补齐短板。诚如应勇市长在元旦贺词中所说的那样,“迈入新的一年,使命在肩,豪情满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开拓进取”精神的引领下,脚踏实地,以更高、更好的标准要求自我。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每一位党员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支部中我们认真学习,互相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时刻警醒自我,时刻鞭策自我。做一个无愧于前辈的后辈,做一个无愧于后辈的前辈,路漫漫而求索……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体会【第三篇】

径赛中有一项技术叫做终点冲刺跑,指的是在最后一个跑程,用尽全力向终点冲刺。冲刺阶段跑好了,能够有效提高成绩,甚至帮助赢得比赛胜利。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到了“下半场”,正是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重要关头,能不能继续保持那么一股斗争精神,那么一种昂扬状态,那么一种务实作风,加速冲刺,事关问题整改能不能落到实处,服务群众能不能进一步取得实效,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能不能顺利完成。

老子曾经深刻的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无论是一项事业还是一国发展,越到最后阶段,往往越容易失败。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吴王夫差因胜而骄,纵敌遗患,最终被“三千越甲”破国亡身;秦始皇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于是有了“蜀山兀,阿房出”的“纷奢”,终至二世而亡。这都警示我们,要敬终如始,时刻不能放松警惕和自我要求,防止“功败垂成”“功亏一篑”。

前期,各地各级党组织在主题教育中,不避短、不遮丑,查出了真问题,拿出了硬招数,取得了实效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但是,也要防止一些不良倾向在暗地里滋生。比如,面对已经取得了的不错的成绩,是不是想松口气了;面对好整改的已经整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不是意志松动了;面对主题教育进程过半,是不是有人打起了“小算盘”,工作标准有所降低,自我要求有所放松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论已经取得多少成绩,亦或是前方面临多少困难,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盯紧最初的目标,百折不挠,才能在最后关头继续战胜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

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锤。把主题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必须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严要求落实责任关,高标准把好质量关。做好“回头看”,认真检视已完成的工作是不是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真正做到了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发现新问题,及时分析根源、采取措施、纳入整改。用力抓当下,对正在开展的工作热情不减、力度不松,按照既定的目标,抓落实、抓冲刺,推进重点、突破难点,在工作质效上实现新提升、在创先争优上做出新成效。用心谋长远,对于一时不能完成的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兼顾长远发展,认真谋划部署,定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深入;坚持阶段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抓好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船到中流浪更急,奋楫者总能率先争渡;人到半山路更陡,志坚者终将傲视群山。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各项部署,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实现既定目标,不负使命、不负期待,还须以更加饱满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肯干的作风,集中力量向终点冲刺,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成绩。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体会【第四篇】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自古就是要与河道抢耕地、与老天抢粮食的地方。沧海桑田。曾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行。村民说,他们这里的人,比起信老天,更愿信劳动的力量。

这里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

她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急先锋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一嫁到西沟村,她就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成了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

申纪兰介绍说,按照当时的分工计酬方式,如果男人干一天活计10个工分,那么妇女只能计5个。不平等的报酬又挫伤着妇女的劳动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意干“家里活”,不愿出门参加社会劳动,而这又成为阻碍妇女地位提高的关键。

为了让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申纪兰走家串户,向妇女宣传“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道理,同时努力做男社员的思想工作,积极争取男女同工同酬。

开始,男社员很多不同意。申纪兰认为,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歧视。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竞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了竞赛。

这场劳动竞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也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到1952年,西沟村已经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一切为了人民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年,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互补。

1985年,结合申纪兰外出考察的经验,利用当地的硅矿资源优势,西沟村建立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铁合金厂,当年实现利润150万元。此后,西沟村又建立起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村办企业成了西沟村的经济支柱。

但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号召,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20__年,申纪兰和西沟村民决定,拆除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重新寻找发展定位。几年间,西沟村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一一兴建,新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引进的知名服饰公司开工生产。

作为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中西部开发、引黄入晋工程、太旧高速公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促进了经济发展;平顺县提水工程、平顺县二级公路建设、平顺县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等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本色不改 初心不渝

她的“学历”是扫盲班毕业,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1973年至198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坚决不领厅级领导干部的工资,不转干部身份。女儿去省城太原看她,辛苦坐了一路卡车,她也只在单位院外匆匆见了一面,就让孩子回去了。

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但她只把荣誉看作一种鞭策。她“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话语,成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诠释。

每有团体到西沟村参观学习,她总会在西沟村的会堂给大家介绍,半个多世纪里,在党的带领下,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申纪兰说:“我的话,就是一个农民对党的恩情由衷的感激。”

永远跟党走是申纪兰不变的初心。“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立党为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申纪兰说,“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39 261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