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商务接待礼仪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基本商务接待礼仪汇总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仪态、仪表和形象【第一篇】

(一)基本仪态

1、站姿

站姿的基本要求是: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

男士:双手相握、右手放在左手上面,叠放于腹前或双手自然下垂。

双脚分开的宽度不要超过肩宽。

女士:双手相握、右手放在左手上面,叠放于腹前,或两臂自然下垂,双脚尖可以稍许张开或并拢。

2、坐姿

女士坐姿基本要求是两膝不分开。

男士坐的时候膝部可以分开一点,但不要超过肩宽,更不能两腿叉开过大,半躺在椅子或沙发里面。

坐好后,双手可以各自搭在一条大腿上,也可以双手叠放或相握后放在腿上。

正规场合要求上身和大腿、大腿和小腿都应当形成直角,小腿垂直于地面,女性双脚可在踝部交叉。

(二)仪表

1、男士仪容要端庄,头发要整齐不乱,不留胡子、鬓角。

2、女士以淡妆典雅为主,要给人以高雅、端庄之感。

3、着装要得体、整洁。

男士不应穿着背心、凉鞋、拖鞋走上工作岗位;女士不要穿超短裙、吊带装、露背装及款式过奇、过露的服装。

不要穿网格状丝袜、拖鞋、钉金属鞋掌的高跟鞋。

4、在正式场合,如签约、重大招待、参加发布会、重要会议,拜访重要人士等,要穿着正装(男士着西装或衬衫和西装裤,女士着套裙)。

(三)形象

接待人员要做到热情有度、遵守时间、信守承诺、女士优先、尊重来宾隐私,规范谈吐和举止。

国际商务谈判的座次安排【第二篇】

商务谈判多为双边谈判。双边谈判时,宾主分列长桌或椭圆形桌的两侧,如果横放,则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属于客方;背对正门的一方为下,应属于主方;如果竖放(顺着门的方面),应以进门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左侧为下,属于主方。主谈人员应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他人员按照右高左低的原则,自近而远分坐。国际惯例与政务礼仪会议座次相悖。如果双方各带翻译,应就坐于主谈人员之右。

交换名片的礼仪【第三篇】

如果是坐着,尽可能起身接受对方递来的名片;辈份较低者,率先以右手递出个人的名片;到别处拜访时,经上司介绍后,再递出名片;接受名片时,应以双手去接,并确定其姓名和职务;接受名片后,不宜随手置于桌上;经常检查皮夹,不可递出污旧或皱折的名片;名片夹或皮夹置于西装内袋,避免由裤子后方的口袋掏出;尽量避免在对方的名片上书写不相关的东西;不要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上司在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

商务接待礼仪【第四篇】

1.制定接待规格

根据来客的情况和本单位的情况,接待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规格:如果是上级领导派一般工作人员前来口授意见或兄弟单位领导派人商谈要事,或下级因重要事宜来访,应尽量采取高规格接待,陪同人员的职务比客人高;遇到上级领导来本地了解情况、老干部或上级领导路过本地,或是外地学习参观团前来等,往往只要安排好食宿或调查研究的对象就行,本地领导出面陪坐一次就行了,陪同任务主要由有关工作人员去完成;实际当中,最普遍的还是对等对待,也就是陪同人员和客人职务、级别基本一样。

客人要离开时,要提前预订好返程车、船、机票。在客人事务结束后离开时,可根椐情况安排一个小型送别会。安排好送客车辆,如有必要还应安排单位领导为客人送行。

2.一般的接待

对来访者,接待人员要起身握手相迎,对上级、长者、客户来访,应起身上前迎候。对于同事、员工、除第一次见面外,可以不起身。如果来访者是预先约定好的重要客人,则应根据来访者的地位、身份等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和程序。在办公室接待一般的来访者,谈话时应注意少说多听,最好不要隔着办公桌和来人说话。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要作简短的记录。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应安排秘书或其他人员接待客人,切不可冷落了来访者。应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认真倾听他的叙述。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复。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再联系。商务礼仪培训中要求,正在接待来访者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让秘书或别人接待,以避免接待被中断。如果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比如“实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这次就先谈到这儿吧”等,也可用起身的身体语言告诉对方就此结束谈话。

3.内宾接待

首先要清楚客人的身份、人数、来意和大致停留时间,还要清楚到达时间及所乘交通工具的情况,安排有关人员和车辆前往接站,并安排食宿。来宾下车后,接站人员要热情迎上前,并致简短的欢迎词,然后请客人上车。客人住下后,要和客人根据其具体来访意图商议安排好活动日程。同时,还要根据单位领导的意见通知有关领导人来宾馆或饭店看望客人。服务礼仪培训中要求接待人员要事先安排好会见场所和陪同人员,并向该领导人介绍客人的情况。在客人访问期间,可以适当安排游览当地风景点的活动。

4.外宾的接待

接待外宾,要事先了解清楚客人的身份(包括职务、年龄、抵达时间、所在国的宗教信仰等),然后派出和外宾身份相当的人员前往指定地点迎接。

见面后,翻译要先向对方介绍我方主要人员的姓名、职务。然后与对方行握手礼。握手时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轻握对方的手,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和外宾会见,应该至少提前半天预约,不要“给对方一个惊喜”。约见时间定好后,尽量不要改变。如有特殊情况而无法参加,可以在征得外宾同意的前提下,由身份较低的人出面会谈。

会见时,外宾居右,我方人员居左。第一主宾在我方主谈人员右侧第一个位置,第二主宾在第一主宾的右侧,其他陪同人员就可随便就坐。翻译人员一般安排在我方主谈人的右侧,也可在其后面。商务礼仪培训中说明,会谈时如果要用长桌,以门口方向为准,面朝门的一面为上方,背门的一方是下方。让外宾坐在上方。我方主谈人和主宾分别坐在自己一方的中间。谈话时要注意态度和蔼、自然大方。说话声音要适中,不要用过多的手势。要注意倾听对方发言,不要左顾右盼,或随时打断对方谈话。不能在会谈过程中打哈欠、看表等。谈话内容应事先准备充分,确定好谈话范围,不要随便答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者自己没把握、未经领导批准的问题。注意不要谈论对方年龄、收入等私事。对于对方没听明白的问题,应通过翻译解释清楚。

要根据外宾不同的生活习惯,妥善安排好食宿事宜,并根据他们的活动日程,具体组织承办或者安排到有关单位会谈、参观、访问等。在外宾参观访问某单位时,该单位应照常继续工作。 送客时,可以在送别会上向外宾赠送一些适合他们风俗习惯的礼物,礼物的选用不要太贵重。然后,派身份和外宾相当的人员前往送行地点。当外宾乘坐的交通工具开动时,送行人员要挥手致意。在机场,一般要等飞机离地起飞后才能离开。如果有外国工作人员同时送行,离开时要和对方告别,并让他们车辆先行。

5.礼宾次序

陪客人走路,一般要请客人走在自己右边。主陪人员要和客人并排走,不能落在后面;其他陪同人员就应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身后。礼仪培训中规定,在走廊里,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几步。转弯、上楼梯时,要回头以手示意,有礼貌地说声“这边请”。乘电梯时,如果有司机,要请客人先进;没有司机,应自己先进,然后让客人进。到达时要让客人先出。到达接待室或领导办公室时,要对客人说“这里就是”或“这里是×××办公室”。如果是领导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允许时再进。门如果是向外开的,应该请客人先进去;向里开的,自己先进去,按住门,再请客人进。

上车时要请客人先上,打开车门,并用手示意,等客人坐稳后再上。一般应请客人坐在后排座的右侧,自己坐在左侧。如果客人有领导陪同,就请领导人坐在客人左侧,自己坐在前排司机的旁边。如果客人或领导已经坐好,就不必再要求按这个顺序调换。在客人进座后,不要从同一车门随后而入,而应该关好门后从另一侧车门进座。下车时,自己先下,为领导或客人打开车门,请他们下车。

当客人和领导见面时要进行介绍。介绍时一般先把年纪较轻、身份较低的人介绍给年纪较大、身份较高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内容包括被介绍人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务。

接待礼仪:如何迎接客人

一是确定迎送规格。通常遵循身份相当的原则,即主要迎送人与主宾身份相当,当不可能完全对等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或由副职出面。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

二是掌握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准确掌握来宾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迎接人员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不能太早,更不能太迟,甚至迟到。送行人员则应在客人离开之前到达送行地点。

三是适时献上鲜花。迎接普通来宾,一般不需要献花。迎接十分重要的来宾,可以献花。所献之花要用鲜花,并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花朵。献花的时间,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与主宾握手之后将花献上。可以只献给主宾,也可向所有来宾分别献花。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对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让客人从远处即可看清;对首次前来,又不认识的客人,应主动打听,并自我介绍;而对比较熟悉的客人,则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时间。客人抵达住处后,不要马上安排活动,要给对方留下一定的时间。

接待礼仪:如何引导访客

1.了解令人不悦的服务表现:以下十种表现是会令访客不悦的服务态度,作为接待人员,你一定要避免使用这些不良的方式去对待访客。(1当顾客进来时,假装没看见继续忙于自己工作。2一副爱理不理甚至厌烦的应对态度。3以貌取人,依客人外表而改变态度。4 言谈措词语调过快,缺乏耐心。5身体背对着客户,只有脸向着顾客。6 未停止与同事聊天或嬉闹的动作。7 看报纸杂志,无精打采打哈欠。8 继续电话聊天。9 双手抱胸迎宾。10 长时间打量客户)

2.迎接客户的三阶段行礼:我们国内通行的三阶段行礼包括15度、30度和45度的鞠躬行礼。15度的鞠躬行礼是指打招呼,表示轻微寒暄;30度的鞠躬行礼是敬礼,表示一般寒暄;45度的鞠躬行礼是最高规格的敬礼,表达深切的敬意。在行礼过程中,不要低头,要弯下腰,但绝不能看到自己的脚尖;要尽量举动自然,令人舒适;切忌用下巴跟人问好。

43 1231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