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礼仪【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结婚的礼仪【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结婚的礼仪【第一篇】

1、在伴娘选择上,哪类人比较适合做伴娘?

选择伴娘首先要选择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未婚女性 。其次在性格上要比较外向,不能找过于腼腆的朋友做伴娘。另外,细心也是考虑伴娘的因素。因为婚礼当天伴娘就是新娘的代言,包括招呼客人、帮新娘提携随身物品,甚至是礼金等,因此找一个心细的伴娘尤为重要。

2、婚礼当天,新娘和新郎的站立方位是否有讲究?

在走红地毯的时候,新郎应该站在左边,新娘应该站在右边挽着新郎。当走上舞台,转身面对来宾时,新郎应该站在右手方位,而新娘应该站在左手方位。在彩排的时候专业的婚礼督导会提醒你相关的事宜,新人只需多练习即可。

3、入场仪式希望是由父亲牵引入场,怎样的流程是比较正规的呢?

比较正规的入场仪式是,首先由司仪介绍新郎先行入场。新郎走到红地毯的一半时,止步,面向正门。接着司仪再介绍新娘入场,这时新娘挽着父亲踏着相同的步伐入场,然后司仪再衔接台词,父亲把女儿的手交给新郎后,新人向父亲谢礼。转身,走向舞台,基本是这样一个流程。

4、婚礼当天交换戒指仪式,婚戒是应该戴左手还是右手呢?

民间传说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是因为那里的'血管直通心脏,寓意“圈住爱人的心”。那么婚礼当天互换戒指的仪式,婚戒肯定是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不仅是婚礼当天,婚后,这枚定情信物也将永远戴在双方的左手无名指上。

5、新娘婚礼当天应注意的礼仪细节

A.要注意迎宾时的站姿。

B.要注意鞠躬时的角度,不能太敷衍了事但是也要防止走光。

C.对于不同形状的捧花也要知道有不同的握法,千万不要像拿了个火炬进场一样。

D.进场时候走路要抬头挺胸、大方得体,转身时候要注意幅度,因为当天是穿着婚纱并非平日的休闲装。

E.坐的时候也要注意坐姿,上身要挺直,略微扭腰,这样会显得更苗条。

F.婚礼上的接吻仪式是神圣的,因此既不用表现得太扭捏,也不要太过激情,要掌握尺度。

G.交换戒指,手指的位置应该伸在对方腰部左右。

H.切蛋糕仪式,新娘应该双手握刀,面带微笑,慢慢入刀……婚礼上需要注意的礼仪其实很多,在婚前可以适当地通过形体训练来达到当天收放自如的效果。

6、夏天结婚的新人,要注意的礼仪事项有哪些?

夏天炎热的天气新娘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妆容不要被汗水化开,这样会比较不雅。其次,夏天容易出汗,特别是新郎,一定要提醒新郎当天带好香水,以免冒出“男人味”哦,这也是不雅的举动。其他礼仪方面,其实也不分春夏秋冬,都一样希望遵守的。

7、答谢来宾时鞠躬有什么讲究吗?

鞠躬的时候背一定要挺直,腰部以上部位往前倾大约15度左右,注意鞠躬的时候不要抬眼看人,这样会有不礼貌之嫌。

8、婚礼当天,在感恩环节,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感恩环节顾名思义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首先新人必须亲自下来请上双方父母,在进行一系列的讲话、送礼后,亲人必须恭送父母走下舞台。此时,新人应该先下台,然后伸手搀扶双方父母回到原位。

9、婚礼上有些父母的朋友都不认识,如果父母不在场应该怎样应对呢?

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各就各位,父母的朋友事先就跟父母说好由父母应酬,在敬酒的时候如果是到了父母朋友的那一桌就让父母陪同敬酒。如果是在走道上碰到迎面走来的父母的朋友,那就保持微笑,并且可以上前问候几句。

10、迎宾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迎宾时,新人需要注意自己的站姿,挺胸站立,新娘可以一手挽着新郎,一手拿着捧花,也可以双手拿着捧花。迎宾时新人都要面带微笑,即便是看到不认识的人,也要以微笑面对,适当地寒暄几句。

11、敬酒时,需要注意什么?

敬酒时首先要商量好敬酒的先后顺序,然后单手举杯,记住,敬酒时切莫让酒杯遮挡住脸,这样拍下的照片会十分不雅观。同时注意面带微笑,但是敬酒时候新娘不宜幅度过大,以免出现走光的情况。

12、敬酒应该从哪方亲戚开始?

敬酒从哪边亲戚开始这要取决于新人与双方家长的协商。在通常情况下,敬酒的顺序依次是:领导、男方亲戚、女方亲戚、男方朋友、女方朋友……但是在敬酒的时候也要注意到,把爱闹的“钉子户”们留到最后再敬。而每桌敬酒的时间也要有所控制,桌数多的情况下最好把敬酒也分段进行,在每场仪式节目结束后分批敬酒。

13、婚礼当天, 长辈和领导需要特别指引吗?

长辈和领导当然需要特别的指引,而新人当天除了和长辈和领导寒暄合影外,基本就不需要做其他工作了,这些引宾的工作就交给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来做。负责引宾的人员最好有3-4位,其中分别有亲戚、好友、同学和同事组成。这样一来,无论是哪方的宾客来,都能迅速认出宾客并引领宾客入席。

结婚的礼仪【第二篇】

首先是婚礼前夕:

第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要举行。

第二、安庆礼。以八字(就是出生的时间资料,现在在很多地方统称为十分,也有送十分之说)、房屋坐向拜床母(现在这个习俗为台湾的一个重要习俗之一)。

然后是婚礼当天:

第一、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需要先祭拜祖先,告知今天有婚礼之喜,祈求祖先保佑,人丁兴旺。

第二、迎亲。迎亲队伍以双数为佳,尤其以6的倍数最好。

第三、燃炮。迎亲队伍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第四、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第五、请新郎。迎亲队伍至新娘家时,会有一男童手托茶盘(上面有瓜子、糖果等)恭候,新郎下轿(下车)后,要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中。

第六、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手捧鲜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的姊妹或是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新郎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以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寓意“长长久久”之意。

第七、盖头纱。新郎给予鲜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第八、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第九、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分高的女性长辈手持竹筛或是黑伞护其走至礼车(花轿),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十、礼车。古时的娇子便是现在的礼车(汽车),古时在花轿上方会悬挂一颗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花轿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之物。

结婚的礼仪【第三篇】

现代中式结婚的礼仪习俗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中式结婚的礼仪禁忌

1、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5、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8、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9、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10、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1、新娘子要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

12、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

13、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若被“爬头”的是姐姐,因为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4、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15、结婚对联最迟应于“上头”前(即结婚前夕)挂上,结婚后满一个月便可除下。男女家均有不同的对联,选购时需分辨清楚。

16、女方再嫁则不可再穿裙褂,也不宜穿大红衣服,宜选粉红、橙、金或银色代替。另外也不须再“上头”,因“上头”代表“成年”,第一次嫁时已“成年”了。在“二朝回门”时亦不用带乳猪。

17、男方第二次结婚亦不需再“上头”,若再的原因是前妻去世,第二任妻子过门后首要做的事便是在前妻的灵位前敬茶,然后再向翁姑敬茶。

18、新娘出嫁当晚,会找来一位新娘的未嫁姐姐在当晚睡在她的床上,并摆放生果及红包于床上,祝新娘生生猛猛及一切顺利。

19、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20、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21、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22、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23、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24、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25、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26、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27、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结婚的礼仪【第四篇】

一、招赘

俗称上门,是男子入女家为婿的婚烟形式。历史上的上门,没有儿子的可以招婿,有儿子的。也可以招婿。上门的来了,当儿子看待,更其姓,改其名,姓从妻。所以壮人称上门为“很栏”,直译为上门、进门。意译则是“加入另姓家族”,因为“栏”字在壮语中有“家”、“姓”两个含意。这显然是氏族可以接收新成员的遗风。不过少数地方认为上门不光彩,叫做“扛楼梯”,意思是低人一等。

二、改嫁

寡妇改嫁,虽然允许,但仪式凄凉。夫死,说是她克的。中年以后的寡妇,一般不改嫁,否则社会舆论耻笑。寡妇可以和男方见面,自己敲定。婚礼极简单,男方派一老妇去接即可。如子女年幼,可以带走,但必须改从夫姓。也有个别的改嫁是招夫上门。

三、续娶

壮族中年男子丧妻,一般均要续娶,但也有不续娶的,不续娶的,多是贫苦之家。被续娶的女方,多为接丧夫的中年人,往往有一两个孩子。若孩子年幼,可以随母到男家生活。续娶的礼仪也很简单,男家派两个妇女送去两套新衣服给女方。便把她接回来。女方从丧夫家出来只能走后门。

结婚的礼仪【第五篇】

婚礼前的礼仪: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3.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4.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5.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6.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婚礼当天的礼仪。: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入门:

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敬茶: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出门

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打红伞

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姊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三朝回门

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中国人传统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绝不可掉以轻心。从前,新娘出嫁后,会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门时,要穿我国传统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同时男家一定要送回金猪一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女家收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传统上,岳丈母需留回门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饭,但现在大多数新人为省时间,都选择即日回门,即新人在男家拜过天地及奉茶给翁姑后,便即时进行回门仪式,之后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楼,新人亦可于第二天回门,但切不可超过第三天,这代表男家不满意新娘,不批准新娘回娘家。现在回门大部分礼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猪例外。

回门礼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代表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回门回礼: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猪头、尾、手脚各一只、猪舌半边、西饼一盒、有头甘蔗、有头生菜。

婚嫁禁忌

1、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2、婚礼未举办完毕,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3、新娘结婚当天必须穿新鞋,寓意将旧物丢掉。

4、新娘出门时,必须要佩戴耳环,以示听话,没有穿耳的可佩戴夹耳环。

5、新人的长辈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48 443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