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范文分享(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范文分享(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一篇】

带着一抹抹红色,带着一声声祝福,带着一阵阵香味,春节终于到来了。

春节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可以收到很多红包,还可以出去游玩。可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原来所有计划。在电视、手机等各种信息上了解疫情的严重性,所以为了不添乱,为了大家的安全,只能窝在家里了。

因为疫情影响了开学时间,而老师担心我们的学习,故而让我们先预习起来。我在家里做着寒假作业,预习着新学期的课程,练习着即将要考级的街舞,过得也挺充实。当然在学习之余,也会看电视啦啊,最让我关心的就是每天播放的疫情情况,听得我胆战心惊,压根不敢提想出去玩的事。

因为疫情的影响,住常的上门拜年也改成了电话拜年。我给老师、亲戚们发送了我新学的自制拜年视频,大家都很喜欢,我很开心。

“不走亲,不会友,春节年年有。”在这口头禅中,今年的春节消悄地来,也会悄悄地走。但是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亲情、友情变淡,只会让我们更加关心彼此!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二篇】

当收到阳山人医和当地镇卫生院需要征集青年志愿者参与协助医院双接种活动的工作时,我积极参与报名。在做志愿活动的这段时间里,尽管在冬天七点的早晨,但想到可以去帮助接种疫苗的百姓时,我就感到很激动。我和其他七名志愿者,分配到协助查看粤康码、填写疫苗接种个人信息、测量体温的岗位上。我们前后配合良好,加快了疫苗接种的效率。当看到老人握着我们帮忙填好的信息表时嘴角咧开的笑容,当听到在排队等号的叔叔知道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时的那句你们的行为值得点赞时,我感受到原来帮助别人是这么快乐的事情。随着志愿活动的进行,县城里越来越多的人都接种上了疫苗。我相信,在筑起的这道疫情防城上,定会迎来光明,疫情终将被驱散!

undefined。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三篇】

到2月24日,是今年44岁的李正喜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第20天,随着复产复工,他在小区里的劝导执勤工作应该暂时告一段落。回到家的时候,妻子把喷香的面条做好了放在了桌上,李正喜端起碗吸溜吸溜地就吃了起来,这是20天来妻子给他做的第一顿饭,她埋怨说过我什么时候不当志愿者了就给我做好吃的饭。

之前每天回来就睡在沙发上,李正喜不太敢接近妻子和10岁的女儿,其实他也害怕,万一自己感染了会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要近距离接触好几百人,包括给居家留观人员送吃的,李正喜每天确实很忙。

入夜,妻子忙着收拾家务,女儿靠在李正喜身边,爸爸,什么是志愿者?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问,李正喜想了下,就是心甘情愿不图回报去做一些事情。他觉得好像并没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补充了一句,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爸爸做的都是对的和好的事情。

女儿似懂非懂还是点了点头,屋里很静,只是厨房里洗碗筷的声音。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李正喜就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那时候妻子身体不好,这个家离不开,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成为之后很长时间,李正喜心头挥之不去的愧疚和自责,让他久久难以释怀。所以这一次面对疫情,2月3日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李正喜想去武汉,他们说需要医生和护士,就安排我加入了当地志愿者队伍。

如果去了武汉,我就把妻子女儿送回老家。有大家才会有小家。李正喜说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

2月3日决定做志愿者的时候,李正喜是写了请战书的,他是做过被感染了最坏的打算,当然他没敢给妻子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妻子不愿意丈夫去危险的地方,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人之常情。只是妻子唯一反对的方式,就是赌气不给李正喜做饭吃,直到他不做志愿者的那一天。

做志愿者,李正喜是在网上报名后被安排在当地阎良志愿者队伍中的,或许是因为当时他年纪最大,队里临时就安排他作了组长。志愿者队伍分为消杀组和劝导组,李正喜就在劝导组,最多的时候,他们这个组一共有40多名志愿者。

如何做好志愿者?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开展劝导工作?

所有的问题告诉李正喜,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在门口站岗,在社区巡逻,而是面对很多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如何做好心理疏导,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到科学文明和贴心。那一夜,思考这些问题,李正喜没有睡安稳。

2月4日,红旗楼小区,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执勤,除了劝导和登记工作,他都站得很笔挺,标准的军姿,让人的第一反应,他应该是军人出身。

17岁就想当兵,名都报了,但是因为父亲身体也需要照顾我就没去。李正喜的老家是四川的,他说1993年,他参加了当地武装部的民兵预备役,在那里待了两年的时间,也是这两年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一生。那时候我们穿的是陆军的衣服,指导员铿锵有力的告诉我们,就算哪一天脱了这身军装,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对得起曾经穿过的这身衣服。

李正喜从来没忘记指导员说过的话,他就这样呆板得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工作,1997年,李正喜来到了阎良,从此没有离开。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妻子有疾也需要人照顾,这个客观存在的理由也困扰了李正喜随后的日子。

那年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四川受灾,李正喜坚信能去一线的人有很多可能比他存在的困难还要大,别人又是怎么克服的,况且他曾经还是军人有些问题不能深究,李正喜说不然自己就在自责中无法释怀。

不是每个人能理解志愿者

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在劝导组这是李正喜和其他志愿者们一天工作的时间。

第一天巡逻的时候,就看见好几个大爷在院子里晒太阳,李正喜耐心去劝导让其回家,其他时间还要疏导交通,详细登记各种信息。

不是每个居民都能理解志愿者的工作。

某天执勤的时候,一位70岁的大爷,拿着前一天的出门条执意要出社区大门,被李正喜拦了下来。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社区规定采购生活必需品可以两天出一次门,每次出去不超过2小时,大爷前一天已经出去过了。

凭啥不让我出去,我是在单位为国家做了几十年的贡献,你有什么没资格拦着我。大爷推着自行车,情绪激动,顺手摘下自己的口罩就喊了起来。

正是因为您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我们才在这里为你们做好保障,让您和更多人更加安全,才不能出去的。李正喜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大爷的怒气,大爷推着自行车不顾劝阻,直接压过李正喜的脚。

后来派出所来了民警,大爷看到穿制服的警察才安静下来的。李正喜清楚得记得警察来的时候告诉大爷的那句话,他们这些志愿者不图回报在这里为你们保驾护航,你们还不理解他们。

志愿者的工作,李正喜一直觉得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制造矛盾的,所以,面对任何质疑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语言,他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劝导,保持自己的冷静。

登记,查票是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每天必须做的工作,一位30多岁的女性嫌麻烦,骑车直接往里冲,李正喜一把抓住车后座,当然他还要保证对方的安全。

拿开你的脏手,不要触碰我的东西,我害怕你就是个病毒。对方的话让李正喜愣了片刻,这话确实特别刺耳,让他很难受。

我有手套,每天都会消毒,也许上面会有细菌,但是我做的事是干净的,不是病毒。李正喜努力为自己不是病毒做着解释。

一旁几个大爷实在忍不住了,姑娘你这话是不是很没素质,志愿者也是为了咱们大家,他们什么回报也不图,你太不尊重人了。

舆论的力量平息了对方莫名的火气,一直到这位女性也觉得自己是理亏,并开始配合李正喜所有的检查和登记工作。

特殊时期的温情和温暖

站一天,巡逻一天,一段时间后,晚上回到家的李正喜腰就开始腰痛,腿部肌肉僵硬,他把自己独自关在一个房间里,这也许是他保护家人唯一被动的方式。

窗外很静,躺着滑手机,李正喜很关注武汉的疫情。一位农民拉着一车物资去了武汉;阎良医生护士支援武汉;一个孩子说把老爷和妈妈借给武汉泪目里看着新闻,李正喜觉得他能做的就是第二天继续做好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军人就应该冲在前面。睡前李正喜想起来要给一位大爷明天送口罩,他赶紧起身拿出家里备用的两个。

给居家留观的隔离人员送生活必需品,也是志愿者的一项工作,如何克服恐慌,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李正喜每次都会叮嘱其他志愿者。

有的时候,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才会有更多温情的画面。李正喜觉得不理解他工作人只是极少数,相处中很多居民和志愿者都是感动着彼此。

那天给一位居家留观者送东西,离开的时候,对方站在窗户上给李正喜拍了张照片,说是要自己留个纪念,记住在这个特殊时期,带给他感动的志愿者。

帮着大叔拎东西送到家门口,下楼的时候,大叔突然拉着李正喜的手说,兄弟你别怕,我没病毒,我就是很想和你合个影,特别感谢你。这张照片后来就一直保存在大叔的手机里,他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能看看李正喜的样子。

还有人在我执勤的时候,给我买了一瓶饮料。他还说,如果不是非常时期,就一定拉我到家里吃饭去。

20天,李正喜带领了40余名志愿者,全程一直坚持的是19个人,年纪最大的是58岁,最小的是两名90后的在校大学生。每天其他志愿者也会给李正喜带来太多的感动和力量。

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李正喜用20天的志愿者活动,解释着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志愿者。

复产复工后,但是防控工作也很重要,李正喜说,等学校开学后,他要去做义务消杀工作,需要的时候随时叫我们,我们志愿者就来了。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四篇】

在20xx年1月初,伴随着病人的阵阵咳咳嗽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对奋战在疫情前线的人来说,这注定是个不一样的春节。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白衣天使的背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病房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我知道,你们也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妻子,丈夫,有的夫妻甚至是在同一幢楼工作,但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着,一连几天未曾碰面,有的是年轻妈妈,为了慰籍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带上儿子的玩具和照片踏上疫区的路,我们似乎看见了你们这些白衣天使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是你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努力得救治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前线报道的记者的背影,我看到你一次次出现在镜头前,奔波在医院的施工现场,奔波在医院的走廊,我听见了你因为工作而沙哑的声音,听见了你在报道中急促的喘息声,听见了你报道时沉着冷静的声音:“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好起来”。是你们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的现状。

在报道中,我看见了你——研制对抗病毒特效药的科研人员,白天里你们在实验室戴着手套拿着试剂瓶探索着对抗病毒的良药,阳光洒在你们身上,专注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深夜里,明亮的日光灯映照着你们疲惫的背影,你们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定能早日研制出特效药。

正是“白衣天使”,“新闻天使”,“科研天使”;是你们负重前行,你们忙碌而又坚持的背影,就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安全,给全国人民力量和信心。

我相信,中国必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同时带领世界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中国强则世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油中国!!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足不出户,构筑起防控系统,这就使得各项工作开始在网上进行,尤其是教育方面,随着教育部"听课不停学"一声令下,各个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始开展网上教学,我们也不例外,网上教学开展将近一个月了,深有感触。

一开始,没有电脑,没有教材,没有练习册,只有一部手机,心慌、焦虑,怎么办?没有退路,调整心态,第一时间赶回学校取需要的教材课本,同时在手机上学习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电脑安装到位,更新系统,基本具备了上课的条件,使得网上教学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备课。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备课,因为担任两个科目,英语和政治,所以备课任务重,不过在备课组成员的合作下,分工明确,积极完成,尤其是英语科目,在复习资料没有回来的情况下,通过拍照整理优选,整合网上优秀资源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教学顺利开展。

再说管理失控。直播课上看不到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听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学生间也不能合作交流了。还有学生的作业,有一部分学生不交了,无论你在群里怎么说他就是不交,电话也打了数次,家长也不监管,没有课下的练习教学效果可能好不到哪,我怕最后是事倍功半。还有平台的崩溃,网络的卡顿,使得教学充满了挑战。

最后,无论困难多大,我都会积极应对争取让学生的有限的条件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五篇】

一场疫情,席卷全中国,今天下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主要向我们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和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不得不说,看完讲座后,我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文明是否薪火相传,历史是否接续传承,要看我们每一代人,能否回应时代的挑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是“90后”“00后”的新生力量的主导人,如今却已然成为战“疫”的主力军之一。中国的发展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次疫情,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危难之时,最可贵的正是大家能够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在风雨中发展进步的,越是伟大的民族,经历的风雨沧桑也就越多。面对危难挑战,中华民族从不畏惧,在一切难关面前,伟大的中国人民必将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灾难击垮不了我们,反而会让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最强大的战斗力!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六篇】

20xx,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xx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要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再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中国速度。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xx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冲在前、干在先,有担当与责任意识,不传谣、不造谣,及时公开透明信息,给公众以的信心与安心。自觉遵守组织规定,配合领导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村庄、社区,外出返乡人员要及时上报进行备案登记,对火车站、超市等人员密集地区做好人员、物资及交通工作的查验工作,对疑似症状人员要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将疫情扩散可能性降到最低。

20xx,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这样一个特别的冬天。但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也必将取得胜利。此刻我们所坐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让我们约定,待到繁华盛开时,携手共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七篇】

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各地、各部门纷纷在疫情防控一线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但是,要让临时党支部作用发挥“不临时”,必须在支部建设、党员管理、群众发动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筑起一道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防线”。

支部建起来,夯实疫情防控“主心骨”。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坚持“核心领导地位”的原则,在疫情防控的主要防控点、重要监测点、重点救治点等一线前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真正做到“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危急哪里就有党组织”。选优配齐临时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积极吸收政治硬、能力强的最优党员、最强骨干向一线临时党支部聚集,并当场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等简短而庄严的成立仪式,按要求开展组织活动,严格组织纪律,完善工作制度,最短时间内凝聚合力、激发活力,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员站出来,争当疫情防控“带头人”。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临时党支部要迅速担负起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责任,组织广大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带头走在最前列、顶在关键处,并对思想不重视、心里有”疙瘩”的党员及时谈心谈话,解除心理包袱、鼓舞工作干劲,打造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豁得出、顶得上、战得胜的先锋队伍。加大在一线考察识别力度,对表现优秀的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考察和锻炼,把党组织种子播撒在战“疫”一线。用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大力宣传表彰临时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形成学先进、当先锋的浓厚氛围,全力汇聚打好疫情防疫战的“硬核力量”。

群众跟上来,牢固疫情防控“一盘棋”。

临时党支部和广大党员要把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到战“疫”的最前线,做到“应查尽查,应控尽控,应帮尽帮”,并主动关心和照顾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受来自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增强临时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直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优势,引导发动广大义工、志愿者、群众骨干等积极参与,变“分散作战”为“集体作战”,让临时党支部真正成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战“疫”堡垒,真正在党旗下凝聚起力量共用、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强大合力,共同铸就疫情防控防控“铜墙铁壁”。

大学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分享【第八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重要指示。作为当代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之期,要保护自己家人,关心亲朋好友,帮助社区邻里,服务国家社会,主动担当作为,听从组织召唤以“三个做到”确保严守底线,以“三个主动”体现青年担当,一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在家乡的疫情越来越严峻的时候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义不容辞的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里。在疫情期间我主要负责调查家庭成员是否有从外地返家的居民,在各个小区内消毒,组织居民们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在工作时遇到群众的询问或疑惑会细心解答和提供帮助。

在抗疫的过程中,人们都带上口罩,对于我们的问题,居民十分配合,使得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当志愿者的些许日子里,胳膊上的袖标轻达几克,但我们肩上的责任却重达万金。作为新时代的力量,我们也将发挥我们的力量来强大自身,强大祖国。为祖国而骄傲!

出处

48 1972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