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参考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第一篇】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物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已学过歌曲《大西瓜》、《大苹果》,这类歌曲和水果有关。因为我们知道,托小班的孩子有部分很排斥吃水果,特别是苹果,此类歌曲活泼欢快,利用歌曲可以让幼儿亲近它们,达到喜欢吃苹果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初步学会创编歌词,幼儿的阅历,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可做些铺垫,让幼儿知道西瓜长在什么地方,橘子长在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在创编环节上,幼儿不会说不出,对于创编环节就容易进行下去。

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第二篇】

目标:

学唱歌曲,尝试轮唱。

体验歌曲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准备:

音乐磁带。

过程:

田鼠弟弟没起床。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我们怎样帮助他?

2、我们来学唱歌《快起床》,唱给田鼠弟弟听。

弟弟,起床吧。

1、教师完整演唱一遍,幼儿轻声跟唱。

2、歌曲里唱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歌词劝弟弟起床?

3、朗诵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重点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句。

5、完整演唱歌曲。

弟弟,快快起床。

1、田鼠弟弟起床磨磨蹭蹭的。我们来学习轮唱,用轮唱的方法让田鼠弟弟别磨蹭,快起床。

2、教师介绍轮唱的方法:一个声部先开始,结束时重复最后一句。

3、幼儿尝试轮唱。

4、提醒幼儿注意轮唱中的问题,集体练习。

5、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催别人快起床了。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为上做好准备。

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第三篇】

1、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

2、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的动作完成。

3、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录音机;《森林狂想曲》、《钢琴曲》、《鸟飞》、《健康歌》音乐磁带;垫子。

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

(手机:铃……)“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小朋友,小红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遍。(音乐)

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

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作

(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

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作。

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

(动作要领:跪坐、摊手、转腕、推手)

4、听口令做一遍采鲜花的动作。

c、听口令完整跟老师连起来做动作。

d、听音乐合节奏跟学动作。

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采苹果和采鲜花的本领了,好的,现在我们就去喽!

“外婆家到了,送给您外婆,外婆夸我们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这么久,一定累坏了吧?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音乐:摇篮曲。

“天黑了,我们还要送小红帽回家呢,仙女让我们变成了小天使飞回去。我们回家喽!

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第四篇】

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引导幼儿会听音乐玩开汽车的

区分音乐中三次"嘀嘀"声,第一次意为汽车发动,第二次红灯亮,第三次是"车"开回"车库"。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1、幼儿座位呈半圆型;

2、录音机、音乐磁带;(音乐选自音乐游戏王国《4》颜色汽车)

3、自制方向盘人手一份;

4、红、绿二色灯各一。

1.倾听、感受音乐。

(1)教师:"猜猜谁来了?"提问:"汽车开在马路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2)请幼儿再次倾听音乐,要求听的时候注意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放音乐时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幼儿。

(3)提问:"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了?红灯亮小汽车要怎么样?"(请小朋友用动作学一学)"什么时候绿灯亮了?绿灯亮了,汽车就可以怎么样了?"

2.学习音乐游戏"开汽车"。

(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交待椅子作为车库。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开回车库的。

(2)请幼儿跟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提出要求:要用小耳朵听清音乐,心里想好什么音乐,汽车该怎么做。

3.分组游戏

(1)请男孩为大家表演音乐游戏开汽车,女孩的"汽车"停在"车库里",拍手伴奏。

(2)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

(3)幼儿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活动中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掌握节奏和方向。

3.体育活动开展过"开汽车"游戏。

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最近我发现他们对车子极为感兴趣,尤其是男孩子更喜欢汽车,于是产生了音乐活动《开汽车》。

孩子们即产生兴趣、创编动作,其中随音乐大胆创编肢体动作以表现开汽车的乐趣,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主创编等一系列动作,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整理,形成完整的律动。

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第五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够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谁?老爷爷在干什么?你们会捏面人吗?”

教师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引导看视频。

2、提问:“捏面人的老爷爷是怎么捏面人的?手法熟练,捏得很快,我们都把眼睛开花啦!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不大?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老爷爷都捏了些什么样的面人?(用念白小结反馈,引导幼儿编念白)”

二、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说了那么多,老爷爷到底捏出来了什么呢?让我用歌声来告诉你们吧!(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你听到了老爷爷捏了什么?原来他在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

2、教师示范,|xxx|xx|x-|的节奏,做相应动作。

3、幼儿完整念白,|xxx|xx|x-|的节奏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孩子用各种动作表现歌曲。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6、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思考:“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听的什么有点像?哪里像?”

介绍歌曲的“京韵”特点,引导幼儿唱出京韵。

4、幼儿对唱歌曲

四、创编念白部分歌词

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谁?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用:|xxx|xx|x-|的节奏创编歌词

3、幼儿自由讨论

4、教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幼儿创编结果

5、幼儿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五、活动延伸

1、老爷爷本领真大,叫他捏什么就能捏什么,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什么来?再编一下歌曲,唱给家人听。

2、想不想也跟老爷爷那样能干?咱们的橡皮泥河免你也能捏出不同的形态,课后小朋友可以比一比,谁捏的又多又好。

48 2006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