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1.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

2.(1)惠通“慧”,聪慧(2)满一年(3)装满

3.(1)听到邻家有人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2)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4.主观原因: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客观原因: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译文】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赞。听到邻家有人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贾逵到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地全记得。”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