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佳作一:探索未知 勇敢先行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一首小诗中写道:“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作为生命的旅客,畏缩不前,只会违背“君子不器”的信条,将生命从流动框定为静如止水,毫无波澜;唯有勇于探索未知,才能发现更多可能性,找到最终的归宿。
 
最近一款称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可谓火热,我想这些“吸蛙”群众定是渴望在现实生活中找寻一个豁口,而这只蛙便是每个人平庸生活的寄托,我们未竟的英雄梦想。然而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追寻的脚步,宁愿隔着手机屏,也不愿亲自追寻?
 
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声音渐弱,一群成天“无所谓”的“丧青年”正在悄悄兴起。陈鸿宇在《行歌》中唱道:“成长是场冒险,勇敢的人先上路。”转头发现身边的人早已不见踪影,没有勇气追求别样的人生。没有追求,谈何归宿?生人的门口紧掩,又有谁人敢于叩响?
 
这让我不禁想起那位黄州突围的苏东坡先生。被贬后的他本应如其他诗人一样,写写抑郁不平的小诗抒发自己的愤怒,可他没有,反而以全新的姿态跳脱旧生活、迎接新生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悠然自在,勇敢尝试新的生活,甚至还创造了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等多种菜品,不可谓不有趣。生命的零点,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缓慢踱步、探索未知,这样的生命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反观当代,尽管许多年轻人都停滞于JPG格式,仍有一些人,开启了AVI格式。前有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成为一名记者的理科状元,后有毕业后扎根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的北大女博士,我们看到他们解锁了生活的不同模式。打开方式不同,生活的样子也大不相同。前提是,要勇敢探索。
 
亦舒有言:“我哪有什么归宿,我的归宿便是我自己。”许多人寻寻觅觅的家门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内心。生命旅途多彩,要想找到自己的归宿,必须要有一颗探索之心,一颗勇敢之心。
 
让我们带着勇敢上路,告别“丧青年”,成为一只旅行在自己王国中的“小青蛙”吧!
 
佳作二:智经“浅”,方及“深”
 
诺贝尔奖得主鲍勃·迪伦在他的《答案在风中飘荡》一曲中提到:“一个人要用多少次回头,才能假装他不曾看见?”在我看来,这是迪伦经历过世界繁芜后产生的大智慧,以四两拨千斤的力度道出了他对生活、对战争的深刻感悟。只有带着感悟去经历、去体会生活,才能到达人生之深刻大境界。
 
想必大家对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中那句著名的话都不陌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何以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是因为在那个大工业狂飙时代,最好的事情与最坏的事情同时发生:有人生活幸福美满,可以坐在火炉边舒适地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时光;有人却衣不蔽体,目睹亲人逝去而无能为力;经济发展,贫富差距却不断扩大;工厂越来越多,失业率却在不断上升……狄更斯在感受到这一切后,心存悲悯,创作了《双城记》《雾都孤儿》等一系列名作,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匠。他思想的深度是经历了时代的浅薄而炼成的。“有人在升入天堂,有人在坠入地狱。”他以辛辣凝练的笔调展现了他最深的见解与感悟,智经“浅”而入“深”。
 
智经“浅”——智,便是用脑研究、用心感悟的意思,没有思考地去经历“浅”,是不可能造就或达到“深”的境界的。正如帕斯卡尔提出的:“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思想造就人的伟大,我们的全部尊严来自于思想。思想是一个将社会经历与个体特质有机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将万物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摒除了杂乱的表象,只吸取精髓的核心来丰盈自己,泰戈尔所说的“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正是如此。倘若没有思考的过程,一个人无论看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书依然是书,路仍旧是路,他看似有所改变,实际上只是一具带着血肉的机械衍生品。同样地,如果人只是博览群书而不知熟读研究、自主思考,他永远达不到大彻大悟的深刻境界。纵然他能够出口成章、信手拈来,也不过只是浮华的表象。化用《人民日报》评论员的一篇文章标题来概括,即他只是做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照搬他人的深刻感悟。因此,看似最“浅”最表面的事物更需以“智”亲身经历,否则就会出现泰戈尔所说的“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难以领悟,难以被接受。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只有思考能证明我们所经历事物的意义,而思考又是一个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唯有以智渡“浅”,方能度己予“深”。
 
佳作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这是因为过于简单或熟悉的事物我们往往会忽略。其实,如果我们能用不一样的思维对待它们,或许能有新的收获。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是物理学家,都是通过被人们忽略的事物而获得启发的。释迦牟尼在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而感悟人生真理,成为佛教之祖;庄子梦见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从而知晓了那蝴蝶与自己的界限;而那改变了世界的牛顿,也只是看到了苹果从树上落下,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在日本武士道盛行时期,武士团为了广招门人,于是告诉天下人,只要你能够“顿悟”,那么你就可以和先人们的精神有着相同的情感了。这招果然有效,为许多知识水平低下的武士打开了皈依之门。其实,“顿悟”讲究的同样也是从花草树木或高山流水间寻找新的感悟,本质上没有区别。从花草树木或高山流水间寻找新的感悟,本质上没有区别。也许有的人通过一株小草就能感知到活着的意义,而有的人翻遍名著典籍却依然一无所获。这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的方向。
 
泰戈尔还曾说:“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在我看来,这两句诗恰好说明了人生不仅需要看见那些被忽视的事物,还需要相关的知识和阅历才能看穿这一切。如果牛顿没有接触过物理知识,那么,纵然想要研究也无能为力;庄子没有相应的人生阅历和才华,那么只会把蝴蝶当作一个普通的梦。正因为他们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学识与眼界,才能感悟到普通人所感悟不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正如泰戈尔所说:“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在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动动我们的手指就能知道天下事的今天,我们不妨关上手机,安静地喝上一杯茶,整理一下脑中思绪,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这么美好,原来这些事情我们还不曾知晓。
 
于无声处听惊雷,才能听到最纯粹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