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答:(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①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② 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的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产品是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是果,生产活动是因,产品的异化根源于生产活动本身首先异化了。由此,马克思得出异化劳动的观点。
③ 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④ 人与人相异化。
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既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之所以同工人相异化,是因为有一个同工人对立的强有力的占有者,即资本家。
(2)《资本论》中的“劳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一般界定。马克思认为劳动包括三要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① 劳动主体
劳动主体是指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活的劳动”,劳动资料是“死的劳动”,是“活的劳动”创造的结果。
②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通常是指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过加工的人工物。劳动对象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构成物质财富的源泉。同时,劳动对象又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即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直接传递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生产工具不仅在与自然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制约着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劳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的。
(3)评述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概念是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精华。劳动概念集中体现了他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的主题。有学者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规定与《资本论》中的劳动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批判资本主义生产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后者是劳动讲劳动的财富创造为主。但总体看来,两者还是居于内在的一致性,都存在对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的同情,对非劳动者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