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楷模个人先进事迹优质【推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民族团结楷模个人先进事迹优质【推荐4篇】”公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先进事迹【第一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要把我们在库布其沙漠治沙的经验,告诉其他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还要跟他们一起治沙,让更多生活在沙漠地区的农牧民过上好日子。”xx说。

xx年,xx带领治沙民工连队赴xx生产建设兵团种了900亩红柳、600亩沙柳和240亩甘草。xx年,她又转战青藏高原从事绿化工作。xx年5月,她带领工友到xxxx市开鲁县辣椒铺xx种甘草、款冬花等药材。无论走到哪里,xx都坚持聘用当地群众。“民族团结一家亲。无论工人来自哪个民族,都要平等对待。”xx说。

从多年治沙实践中,xx总结出了经验:“在沙漠里发展,也要走‘公司+农户’的规模化、市场化道路。”于是,她先后成立了神湖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了xx花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坚持用自己的绿色梦,染绿更多沙漠。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先进事迹【第二篇】

在xx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15年时间里,村集体经济由原来负债到现在的20多万元。他经常吃住在村组里,家里的老人、孩子都由妻子一人照顾,地里的农活也顾不上做。他带领音河民族村的全体村民,在新农村建设及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改造群众危房216栋,修建村屯内部街巷道路公里,绿化植树25000株,清理垃圾700余车。截至xx年底,音河民族村告别了危房和土路。xx年到xx年,村里利用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0万元,建立黑木耳养殖小区,建立集制菌、养菌、采摘、销售为一体的加工产业,雇佣贫困户5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5000余元;利用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肉羊养殖,为23户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提供了资金支持,使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元;结合生态移民项目,为符合条件的28户贫困户进行移民搬迁,解决因房致贫的根源,让音河民族村11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作为民族村党支部书记,xx在村民族团结方面下足了功夫,村里有大事小情都要让各族群众参与,共享政策扶持,让全村各族群众都得到了实惠。在村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上,他积极主动地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目前,音河民族村5名村干部里就有2名是少数民族干部。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先进事迹【第三篇】

xx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他工作中没有节假日,平均每天的接诊量近百人,最高峰时住院患者达800多人。据初算,20多年来,接诊患者多达60多万人次。对于来自农村牧区的各族贫困患者,xx不仅免费为他们看病,有时候还给这些贫困患者垫付饭费和路费,累计垫付资金达20多万元。

xx不但治病救人,还乐善好施。村里上电他拿钱,村里学校翻修他拿钱,村里的困难户种不上地盖不上房他还给拿钱。1998年,一场洪水冲毁了xx通往镇里的桥梁,xx筹措26万元修建了一座新的水泥桥,为xx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农牧民亲切地称这座桥为“布和桥”。

一位xx省的风湿病患者慕名找到xx看病,经过几天的综合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一位60岁的xx老太太患有20多年的高血压病,血压高的时候吃药都降不下来。后来,她听说草原上有位王大夫看病看得好,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王大夫。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的血压已经基本正常。

xx介绍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他的患者,还有不少国外的患者也找他看病。xx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各族群众减轻疾病痛苦,也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民族团结楷模个人先进事迹优质10篇相关推荐文章: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

2021时代楷模邱军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及感悟优质3篇

2021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优质5篇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先进事迹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先进事迹【第四篇】

xxxx年12月至今担任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她把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工作重点,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工作中,她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走“公司+猎民”路子,通过发展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壮大家庭户旅游产业,结合“家庭户游”经营模式,不断打造xx地区精品民俗旅游景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产业,不断促进农猎民增产增收,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猎民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出发点,弘扬猎民村经典文化,组织开办了弘扬猎民村经典文化培训课、播音主持课、口才课等30多科课程,让猎民村的青少年传承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党支部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她利用猎民村的地理优势发展民俗旅游,使猎民致富增收,形成“民俗旅游、特色养殖、生态农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人均生产性收入达9438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多布库尔旅游节已成为本地区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xx年景区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直接带动附近村屯贫困户70户162人致富。

68 1075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