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范例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党员干部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范例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员干部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1

摘要:古语有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本文通过对良好家风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重在探讨如何保持和构筑良好的家风,使党员干部认识到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从而理性建设和保持良好的家风习惯,利于和谐、公平、公正、健康社会的发展。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家风”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跟家庭、家族的贫穷与富有、社会地位没有关系。不论贫穷与富有,也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特定的家风。有的家庭、家族的家风用文字记载了下来,即所谓的《家训》、《家范》,绝大多数家庭、家族的家风则是通过口耳相传延续下来。“家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可称之为“家庭文化”。作为“文化”现象,“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不间断的传递、延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定的风俗、习惯、作风。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良的家风会引导家人走向歧路。家风对于家庭、家族成员发展和家庭、家族的社会形象意义十分重大。良好的家风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普遍认为包括讲究道德、诚实守信,重视学习,崇尚知识,勤俭持家、尊重劳动,家庭和睦、合理教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

二、良好家风对党员干部培育的重要性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治国安邦与治家相提并论,说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健康,社会的和谐、安定、进步才有保证。家庭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廉洁是社会廉洁的基础。

首先,家风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我们早已形成了一种观念,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可以说,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思考,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国家运数是否昌盛的精神根基。在我党提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弘扬家风、淳正家风,无疑是关系这个政党的党风向好、这个社会社风向善的助推剂。第二,是党员干部践行反腐倡廉的重要方式。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家风无疑是党员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若无良好的家风,党员领导干部就很有可能让自身和家庭成员变得肆无忌惮。从长期的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来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与家风关系密切,家庭既可能是幸福温馨的港湾、抵制腐败的坚强后盾,也可能是滋生祸患、催生腐败的温床。身为领导干部,其言行举止无疑会对家庭成员产生重要影响,正派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党员干部正确地对待手中的权力,还可以为其他家庭提供良好的示范,促进家庭和美、社会和谐。第三,良好家风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这深刻揭示了家风建设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政风的大事。第四,良好的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习总书记指出,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一个家庭有优良的家风家教,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兴旺;无数家庭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爱。习仲勋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在工作上他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作风严谨、清正廉明。他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许搞任何特权,他言传身教,家教严格近乎“不近人情”。然而,在家庭生活中他既是一位充满爱心又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又是一位和蔼慈祥而又家训严厉的好父亲。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基础是个人和家庭,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出问题,造成的危害很大,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滋生裸官。“裸官”现象在一些官员中早已暗中流行,在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之时,将妻儿全部移民海外,既便于将违法所得转移出境,又为自己腐败行为一旦暴露留好后路。二是劳民伤财。贪官为了金钱,让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猖獗,给人民身体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夺取消费者生命,毒奶粉、假药品,让儿童、患者深受其害。如前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利用医药审批权,疯狂受贿,让假冒伪劣药品堂而皇之进入卫生系统,坑害群众。三是诱发犯罪。生活作风的问题往往与其他各种腐败行为互为表里,也是造成更大腐败的诱因和开始。从近几年查处和通报的典型案件来看,大凡因经济问题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往往都是先因生活作风出问题。四是家破人亡。饱暖思淫欲,贪钱多贪色。有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腐败官员包二奶、养情人。近年来,贪官栽倒在二奶手上的不少,他们不但丢掉了乌纱帽,而且有的锒铛入狱、失去自由,有的被处以极刑。

三、构筑和保持良好家风的建议

古代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更要使自己的家庭养成良好的家风,带头遵规守纪、带头纠正“四风”、带头抓好家风建设。

(一)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把党员干部家风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第一、健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的严密性和有效性。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构建良好家风,既要发扬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还必须形成具有实际约束力的监管机制,在他律上多做文章。首先,加强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情况的监督考察,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婚丧喜庆事项报告制度,完善税务干部廉政档案;把其家属子女的生活奢不奢、手脚净不净、形象好不好等作为组织监督内容,以便于实时监督预防家庭腐败的发生。其次,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弥补制度监督漏洞,对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进行严格的规范、监督和管束,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再次,在外部监督机制上,积极拓宽社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接受媒体及社会监督,发挥特邀监察员、“一书一卡”、信访举报电话、局长接待日等渠道的监督作用,让领导权力行使各个环节及其家属行为没有真空地带,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

第二、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提出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并重的 “四德” 标准和考核要求。把干部的“家庭美德标准”作为干部提拔使用、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在选人用人方面用好家庭美德这根杠杆,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为准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如浙江杭州对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届末考核将 “家庭美德”列入考核内容,对干部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家风是否良好,邻里是否和睦等做出重点评价。这是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将进一步端正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

第三、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加强与监狱、检察院等单位的合作共建,开展好“身边的警示”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及家属参观监狱,观看警示教育片,听取服刑人员的犯罪忏悔报告,使参观者明白家庭成员廉洁与否与家庭有着深刻和千丝万缕的联系;邀请检察院工作人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结合国税系统发生的典型职务犯罪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讲解常见职务犯罪的犯罪成因、入罪标准和犯罪特点。二是对领导干部家属开展素质能力培训,提高其沟通能力、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廉内助”的能动作用,积极营造家庭助廉的良好氛围。三是拓展廉政谈话对象,对干部家属开展谈心谈话。在领导干部走上重要且高风险岗位时,不仅要和本人谈话,也要和其家属谈话;在领导干部家属有轻微违纪现象时对其进行廉政教育谈话,警示和要求家属共同做好腐败的预防工作。

(二)构筑良好家风,需要传承精髓、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的家训、家规、家教既饱含道德操守和崇高人格之精华,也存在“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不平等人格之糟粕。这些糟粕对于孩子的成长、夫妻关系的融洽和家庭的和谐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现代文明家风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会使当下优良家风的内涵得以极大地扩展。弘扬良好家风就要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比如在家风传承中,纳入夫妻平等相处、共同发展的男女平等价值理念,就是在现代文明环境下对于传统家庭美德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党员干部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2

古人说:靠近朱者赤,靠近墨者黑。可见,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像鱼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水,鸟离不开给它自由的天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风就像一把神奇的画笔,纸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诗歌和书籍可以传播数百年,家庭风格可以流动数千年。孔子出生在一个衰落的贵族,但孔子家族是世界上第一个家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孔子家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什么力量支持了这个家庭?是家庭传统的力量,是孔圣人思想的力量。

家风对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和现代都是如此。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梁启超不仅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的孩子很有才华,被后人称为一个三院士,九个儿子都很有才华。他对子女教育的用心之处,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更体现在精神与思想的熏陶。梁启超的时候,梁启超非常重视家风对孩子的影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这使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祖国对人民的重要性。他的孩子们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梁启超一家也成了赤心报国好家风的典范。

好的家风可以成就一个人,而不好的家风则能毁掉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秦桧,一个为了权贵不择手段的小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抗金英雄岳飞,被世人所唾弃。而秦桧看重名利、贪图钱财的家风同样影响了后代子孙。在秦桧死后,他的儿子秦熺竟还梦想着当宰相,向往着拥有权利与富贵的生活,对有才气的人心怀嫉妒。结果,他和秦桧一样,成了背负千古骂名的罪人,而秦桧的子孙后代,也因此饱受世人冷眼。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则是家之根本。好的家风就如同春雨一般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内心正能量的种子不断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之下,我们才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党员干部家风家教存在的问题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家教家风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这一重要指示,为加强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将其切实体现到家庭和工作生活中去,融入到党性和品德修养中去,落实到遵规守纪的自觉行动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对于家教家风,必须放在社会整体视角下考察,其不单单是家庭的事,是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应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对良好家教家风倍加推崇。孟母三迁,择邻而处,为的是寻求良好的家教环境;岳母刺字,为的是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倡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人们严家教、正家风的座右铭,等等。中华民族的家教家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担当的家国情怀,清廉的为政之德,忠孝的伦理道义,慈爱的仁德之心,信义的处世准则,勤耕的治家之要,礼让的邻里关系……时至今日,这些内容仍然闪耀着思想文化光芒。

古往今来,许多能成就事业者,与良好家教家风密不可分。唐朝节度使钱镠,衣锦还乡时前呼后拥,十分得意,然而他父亲却躲起来不见他,让钱镠十分不解。后来他找到父亲,再三追问,父亲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如今你这样显贵,周围的人必然心生嫉妒,盼着你栽跟头,这样会祸及家族,所以我不敢见你。钱镠听了如梦初醒,从此低调做人、小心做事。实践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通达事理的家人亲属,本身就是成才立业的后盾、扶正祛邪的屏障。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华民族重视家教家风的传统美德,形成了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格要求亲属子女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家风。毛泽东在严家教、正家风上为全党同志作出了表率。他律己严,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周恩来同志在树立良好家风上也是有口皆碑,他反复告诫亲属完全做一个普通人,所定的“十条家规”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堪称严家教、正家风的生动教材。还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在家教家风上留下了为人称颂的佳话: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等,为我们树立了良好家教家风的榜样,也为共产党人的形象争了光、添了彩。

但在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运用手中权力为家人亲属谋取私利;有的对配偶子女失教失管,放任放纵,让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干了损公肥私、违法乱纪的事;有的甚至与家人同贪同腐,导致“全家腐”,走上人生不归路,等等。这警示我们: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家教家风关乎一个人的安身立命,关乎一个政党的党风政风,关乎一个社会的世风民风,必须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常讲常修。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认真学习习主席关于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中领悟严家教、正家风的根本要求,以崇高的责任担当立家,用优秀的传统美德持家,用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治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认识到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按照党章党规党纪的要求,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准则,划清用权的界线、拉起办事的红线、守住为官的底线。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弄清楚怎样才算对家人、子女的真爱,弄清楚为官一任给家人、子女留什么,让后代从自己身上学什么。领导干部在家教家风上出问题,大多是“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给子女留下良好的家风,留下持家的美德,留下创业的本领,才是胜过金山银山的宝贵财富。

70 616249
");